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和硕县县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和硕县县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2 21:38:03

文档简介

巴音郭楞州和硕县县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问卷)
一、单选题(共50分)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3题
3.若该图代表我国8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现象,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①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 ②由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
③由城市迁往乡村 ④由乡村迁往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新疆略图。读图,回答4~5题。
4.影响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地形地势C.科技水平 D.淡水资源
5.提高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为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接纳大量中西部移民
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D.垦荒拓耕,向南疆中部地区迁入人口
读我国某城市示意图,回答6~7题。
6.该城市计划建设一大型仓储物流区,最佳选址是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7.近年来,该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运输成本 B.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
C.提高生产效率 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据此回答第8题。
8.发展新型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积极作用有
①减少农村人口迁移 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③发展科枝创新中心 ④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9~10题。
9.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10.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1—13题。
11.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区位因素分别是
A.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B.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12.图①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北京市郊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江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1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
A.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国家政策措施的影响
下图示意美国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4-15 题。
14.影响西雅图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能源需求 B.交通发展 C.原料依赖 D.科技进步
15.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木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 B.造船业—主导区位因素为动力技术
C.飞机制造业—主导区位因素为技术 D.信息产业——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技术
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高铁地下车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6-17。
16.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是
A. 保持温度恒定 B. 节约建设用地 C. 避免雨水渗漏 D. 减轻地面震动
17.京张高铁的修建有利于
A. 解决货运紧张问题 B. 促进京津冀一体化
C. 劳动力向西部转移 D. 加快沿线矿产开发
梅岭古道翻越南岭山脉,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要道,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善,先又有323国道和韶赣高速经过该地区。读图,回答上18-19题。
18.三条经过南岭的道路中,需要开凿较长隧道的是
A.梅岭古道 B.323 国道 C.韶赣高速 D.都需要
19.323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
A.绕过河流,不必建桥 B.沿等高线修建,降低成本
C连接村庄,方便出行 D.少占耕地,保护农田。
20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自然资源 B. 交通 C. 政治 D. 军事
下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读图,回答 21-22题。
21.该农业模式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2.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有
①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②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③增施有机肥,保护土地④农作物品种丰富,绿色优质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PPE怪圈”是指贫穷(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23上图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24目前下列国家中基本不可能出现“PPE怪圈”的是
A坦桑尼亚 B叙利亚 C德国 D阿富汗
读我国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图
25图中农产品主产区均为限制开发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B.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C.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
D.加强土地整治,加速扩大耕地面积
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区。3分
(2)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解迁出国 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对于迁入国则提供了丰富的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分别说明国际人口大量迁往甲地区和乙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27.结合漫画《城市病》,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城市病”的表现主要有 , , 。
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城镇化速度 、城市规模 ,与 发展不协调。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缓解城市问题的办法。4分
28结合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平原某地区乡村商业网点分布,图中箭头越粗表示客货流量越大。
(1)描述该乡村商业网点的分布特点。3分
(2)说出图中A、B两商店布局的共同区位特点。3分
(3)比较 A、B两商店经营规模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4分
2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原复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7—25C。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蔬菜的清香。
(1)分析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指出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的目的。3分
(3)请说明高原夏菜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的原因。4分
30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下图,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所产生的问题。
①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水害。
②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水土流失。
③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_______→河流净化能力减低。
④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________→河岸后退→水害。
⑤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_______→海水入侵。
⑥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_______→航道变浅
(2)以上环境问题是由 (填“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
(3)为了使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图中范围内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分高一地理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BDDDC BBDCB BABDB BBCCB BDACD
(1)欧洲、北美、西亚和北非。
(2)人口压力 人才外流 劳动力
(3)甲地区位于欧洲,经济发达,就业条件好,收入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乙地区位于西亚,石油资源丰富,石油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1)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
(2)(过)快 (过)大 经济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兴建城市新区和卫星城;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答出三条,合理即可)
28(1)经营规模小,分布密度小。
(2)A、B两商店均位于人流、车流量大的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
(3)A商店比B商店经营规模大。原因:从箭头所表示的客货流量和公路的宽度分析,A商店处的客货流量大于B商店处,所以A商店的经营规模大于B商店。
29(1)海拔高,夏季气温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病虫害少等。
(2)提高地面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高原夏菜品质优良,南方消费市场广阔;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0
1)①河湖泥沙淤积 ②砍伐森林 ③减少 ④坍塌⑤地下水水位下降 ⑥淤积
(2)人为
(3)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图中范围内人类首要的任务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或山坡地植树造林;城市地下水不能过量开采或利用,夏季地表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尤其是要保护好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增大河流径流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