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3 07:2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②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些了解,这个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适合采用实验探究法来进行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过程
【问题】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陆续接触和学习过二氧化碳,你能归纳它有哪些用途吗。
【引入新课】课件“死狗洞的故事”
设置疑问:那为什么进入山洞后狗死亡了,而侦探却安然无恙呢?
插入课件“二氧化碳漂流记”(以“二氧化碳漂流记”为线索串联整个课堂),先引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设置疑问:二氧化碳自述的物理性质对吗?(引导学生观察桌面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学生
【讨论与交流】你还可以用什么事实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选取学生设计的一种方案,做实验:
向装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通过实验,能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③通过实验,你还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
通过“二氧化碳漂流记”引入干冰的内容
【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讨论与交流】你还可以用什么事实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能溶于水?
选取学生设计的一种方案,做实验:
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通过实验,能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拓展】人们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来制作碳酸饮料。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一名学生朗读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由此得出气体的相应性质(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一名学生朗读,同学们自学了解干冰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回答问题
由此得出气体的相应性质(能溶于水)
通过“二氧化碳漂流记”引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内容
演示实验:
1、拿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往小花上喷洒稀醋酸;
2、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大胆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请根据自己的猜想,结合提供实验的药品和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做实验
【得出结论】从上述实验中可知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酸,人们把这种酸称为碳酸。
(回头再与前面实验中提到的什么物质是紫色石蕊变红相呼应)
【提出疑问】生成物碳酸是否稳定呢?
【活动与探究】将已经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观察现象。
小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通过“二氧化碳漂流记”引入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课件上的信息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生活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从可乐中逸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
一名学生朗读
观察实验现象:
①小花变红;②塑料瓶中的液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学生思考并回答:
猜想①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猜想②水使紫色石蕊变红;猜想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
同学回答,展示方案
同学们做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
H2CO3== CO2↑+H2O
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讲述实验方案并上台演示实验
通过“二氧化碳漂流记”引入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内容。
【提出疑问】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那么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山洞等地方,应该怎么办?
【解决问题】再次提出问题:“死狗洞”为什么进入山洞狗死亡,而侦探却安然无恙?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通过“二氧化碳漂流记”引入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的内容。
引出温室效应这一内容,向同学们讲述温室效应的来源和后果,并请同学们谈谈应对温室效应,你应该做什么?
【总结】通过板书对整节课知识进行归纳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课本P120页4、5、7写在作业纸上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二、 化学性质(三不两水)
(1)一般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碳酸不稳定)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 H2O(检验二氧化碳)
三、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