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麦琪的礼物》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30 15: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麦琪的礼物》学案
芮城**中学 初一语文教研组
学习目标 :
1、把握故事情节,概括小说主旨。
2、品味细节描写,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3、学习设置悬念、巧合等手法的妙处。
4、体会、学习主人公善良美好的心灵
重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23
资料链接:
据《圣经》记载,当耶稣降生时,梅尔基奥尔、加斯帕、巴尔撒泽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给他送来礼物,这三位圣人,我们称他们为麦琪,是他们首开圣诞赠礼的风俗。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员等。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于是,他在狱中开始写短篇小说。他小说的主要风格:“含泪的笑 ” 、“欧·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结局、 善用夸张和比喻、语言幽默风趣,诙谐俏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第一遍快速默读,力争8分钟读完。圈出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故事梗概。)
1、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是 ,是 (国家)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和法国的 、 俄国的 并称世界三大小说之王。其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没完没了的故事》、《最后的藤叶》。
2、字词检测
馈赠( ) 抽噎( ) 吝啬( )( )
鹌鹑 ( ) 玳瑁( ) ( )
晦涩 ( ) 忐忑不安( ) ( )
白皙( ) 啜泣 ( ) 相形见绌( )
2)词语解释
掂斤拨两:
油然而生:
相形见绌:
忐忑不安:
二、自学感悟
(第二遍有表情的朗读,用图示表示出本文构思的巧妙。)
1、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方法指导:
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方法:
(1)如果小说全篇只有一个主人公: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如果小说全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人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起来。
起因:
经过:
结果:
概括为一句完整的话:
2、两人珍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这样做值不值?
3、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既然认为德拉夫妇”是最聪明的”人,为什么又说他们是俩个”笨孩子”、“极不聪明”?
三、合作探究
(第三遍品读细节)
①找出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在文旁写出人物内心情感或自己的评价,并标出相应的词、句。
②读出问题:在有疑问处写出问题。
4、这篇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 艺术上的巧合与情节上的悬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制造了哪些悬念?
(知识链接: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疑”两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疑”。通俗地说,它是在故事发展中只亮出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有:
设悬: 释疑:
5、小说之所以打动读者,除了语言幽默风趣,还有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种描写手法,试将你喜欢的地方找出来,品味其表达作用。
四、展示点拨
五、延伸拓展
仿照第39—42段中德拉的表情变化,在第46段后,补写一段,当德拉听到吉姆说“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后的表情变化及可能有的动作 (50—100字)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展示本组最佳作品)
六、作业布置
一般说来,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要求作家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就必须笔墨凝练,刻画人物风姿只能抓住一两个侧面去作速写勾勒。作家细致地写德拉无钱为丈夫买礼物的焦灼心情,写德拉的美发,甚至写德拉上街卖发和买表链的全过程,却惜墨如金地避开了吉姆卖金表买发梳的经过。作家可以细致地描写吉姆回家后德拉担心失去美发会伤害吉姆的爱所作的一连串解释,却在吉姆讲完卖金表事之后戛然然止住全文。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寥寥数笔,读者仍能从那些不着文字之处领悟作家的弦外之音。这种寄实于虚,兼用暗示和略写的手法,是《麦琪的礼物》所独具的。
请发挥你的想象,模仿写德拉的描写方法,写写吉姆买表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