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检测卷一)—【新课标·新素养】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检测卷一)—【新课标·新素养】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检测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14: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检测卷一)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海带和紫菜等海洋蔬菜中碘、钙含量很高,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高血压等疾病。从植物类群来看,海带和紫菜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2.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大类群,也是最早的陆生植物。下列绿色植物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
A.葫芦藓 B.衣藻 C.贯众 D.银杏
3.莎莎和妈妈在家里成功用绿豆泡出了豆芽。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D.胚根
4.玉米作为我国的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大。下图为玉米种子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②是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部位 B.②③④⑤共同组成玉米种子的胚
C.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 D.在玉米种子纵切面滴一滴碘液,①处会变蓝
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晓晓挑选了下列不同的种子,均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请你判断最有可能萌发的是 ( )
A.处于休眠期的菜豆种子 B.被昆虫咬坏的菜豆种子
C.煮熟的菜豆种子 D.胚有活力且完整的菜豆种子
6.(教材P92探究改编)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农户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下列关于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你赞同的是 ( )
①为了节省种子,只取4~5粒小麦种子进行检测 ②选取100粒小麦种子作为样本,进行抽样检测
③取样时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应该随机取样 ④提供小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⑤测定1次,测定值就可以作为测定结果 ⑥多次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6 D.①②③④
7.骆驼刺生长在沙漠地区,其根系发达,具有耐旱、适应力强等特点,可防风固沙。下图是骆驼刺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传统文化)“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到来、柳树发芽的情景。下列有关叶芽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幼叶将来可发育为a叶 B.②芽原基将来可发育为b茎
C.③芽轴将来可发育为c芽 D.叶芽在发育过程中仅依靠细胞的生长
9.“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绿肥是用绿色植物体制成的肥料,绿肥中的茎、叶在土壤中能腐解成无机盐供农作物生长需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以上三种都是
10.花一般由花蕊、花瓣、萼片和花托等组成,花蕊位于花的中央。下列关于花蕊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B.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C.雌蕊的柱头能分泌黏液,有利于接受花粉 D.每一朵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11.(教材P99演示实验改编)为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小敏将两株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试管1)和蒸馏水(试管2)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有机物 B.实验选取的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可以不相同
C.数天后,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幼苗长势更好 D.此实验也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12.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通过叶片散失。下图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散失水分的结构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13.取同一植株的两个枝条,其中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片,然后将两个枝条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塞紧瓶口放置在同一环境中。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甲瓶液面低于乙瓶 B.乙瓶液面低于甲瓶
C.甲瓶和乙瓶液面降低的高度一致 D.甲瓶和乙瓶液面均未发生变化
14.护林员常常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或选择阴天移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树苗的蒸腾作用,保持叶片表面温度 B.降低树苗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C.降低树苗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减小树苗的体积,有利于运输
15.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对整个生物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液泡 D.叶绿体
16.为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萍萍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最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收集了气体的试管中,卫生香复燃,证明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能 ( )
A.产生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 C.制造有机物 D.吸收氧气
17.为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给甲暖水瓶装入萌发的种子,乙暖水瓶装入等量煮熟的种子,并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暖水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乙暖水瓶中温度计示数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
A.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 B.呼吸作用能吸收周围的热量
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能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18.小华去植物园游玩时看到了红豆杉、铁线蕨和桃树等植物。请你根据下列分类图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 )
A.红豆杉、铁线蕨、桃树 B.铁线蕨、桃树、红豆杉 C.红豆杉、桃树、铁线蕨 D.桃树、红豆杉、铁线蕨
1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B.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无机物分解成有机物
20.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绿鱼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碳循环
C.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赏花踏青的最佳时节。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标号,________上填文字)
(1)雄蕊由图中的[ ]________和②花丝组成。
(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 ]上的过程称为传粉,传粉可分为自花传粉和________。
(3)传粉结束后,胚珠里面的________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________。
(4)经过传粉和受精后,[ ]________最终能发育为果实。
(5)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农民伯伯常常给植物进行________,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15分)自张骞从西域将石榴带入中原之后,石榴在中国“遍地开花”,逐渐形成了石榴种植基地。下图表示石榴生长发育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石榴的种子外________(填“有”或“无”)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在播种前,种植户通常会进行松土,这样做是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播种后会覆盖地膜,这样做是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种子萌发时,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石榴树幼根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在根尖结构中,幼根的生长主要与________有关。
A.伸长区 B.分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4)在种植过程中,部分石榴树出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等现象,初步判断是缺乏某种无机盐,此时应施加含________的无机盐。
(5)石榴成熟后,掰开会发现里面有多粒种子,石榴种子的数量是由花中________的数量决定的(3分)。
23.(16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不少市民清晨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但有人认为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如图甲为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乙是植物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B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__作用,其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图甲中,1和2是植物体内的某种物质,1表示________,在植物体内通过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自上向下运输,供植物体自身生长利用。
(3)图甲中,C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__作用,它能拉动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提高大气湿度。
(4)分析图乙可知,6时左右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的强度较弱,空气中________含量较高,所以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在________时,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空气中________含量也最多,此时更适合进行体育锻炼。
24.(15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播种的季节。小月奶奶家播种了大量的黄豆,但发芽率较低,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月制订了实验方案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请据表回答:
(1)①号瓶与③号瓶可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处应填________,本实验共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实验补充完整后,为探究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月选择③号瓶和④号瓶进行对照,你认为这样合理吗?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新设问)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对黄豆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小月设置了⑤号瓶,并将其置于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应与________号瓶保持一致。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能力提升检测卷(一)
1.A 2.C 3.A
4.A
【解析】图中①为胚乳,②为子叶,③为胚芽,④为胚轴,⑤为胚根。玉米种子中含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①胚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在玉米种子纵切面滴加碘液后,①胚乳变为蓝色。玉米种子的胚包括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和⑤胚根,是新植株的幼体,故选A。
5.D
【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具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包括胚完整、有活力且不处于休眠期,所以题中最有可能萌发的是胚有活力且完整的菜豆种子,故选D。
6.C
【解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①②通常选取适宜的(100粒)种子数量作为样本,进行抽样检测,样本数太大会造成浪费,样本数太小不足以反映种子整体情况;③取样时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应该随机取样,不能刻意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④测定发芽率时,应该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环境;⑤⑥重复测定种子发芽率,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故选C。
7.A
【解析】图中①为成熟区,②为伸长区,③为分生区,④为根冠。①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③分生区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部位;④根冠位于根尖最前端,有保护作用,故选A。
8.A
【解析】图中①为幼叶,②为芽轴,③为芽原基,a为叶,b为茎,c为芽。①幼叶将来可发育为a叶,A正确;②芽轴将来可发育为b茎,B错误;③芽原基将来可发育为c芽,C错误;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该组织的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D错误。
【名师点拨】
(1)芽之所以能发育成枝条,是因为两者的结构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植物体内分生组织分布的部位有:芽的生长点,茎的形成层,根尖的分生区。
9.D
10.D
【解析】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A、B正确;雌蕊中的柱头能够分泌黏液,便于接受花粉,正确;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同时存在的叫做两性花,如桃、小麦的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叫做单性花,如南瓜、丝瓜的花,D错误。
11.C
【解析】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的多种无机盐,A错误;实验前选取的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应该基本相同,需遵循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图中可观察到数天后,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幼苗长势比蒸馏水中的好,C正确,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其中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利用光照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实验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D错误。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解析】甲暖水瓶中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甲暖水瓶温度升高,证明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A正确,B错误;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但不是由本实验得出的结论,C错误;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产生氧气,D错误。
18.C
【解析】根据分类图可知,甲和乙能形成种子,为种子植物,丙不形成种子,所以丙是铁线蕨。又因为甲的种子无果皮包被,为裸子植物,所以甲是红豆杉,乙的种子有果皮包被,为被子植物,所以乙是桃树,故选C。
【名师点拨】判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看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是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是裸子植物。
19.D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植物各个部位的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所以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D错误。
20.D
21.(1)①花药
(2)③ 异花传粉
(3)卵细胞 受精卵
(4)⑤子房
(5)人工辅助授粉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花药,②为花丝,③为柱头,④为花柱,⑤为子房。
(1)花的主要结构为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包括③柱头、④花柱和⑤子房,雄蕊包括①花药和②花丝。
(2)传粉是指雄蕊中的花粉从①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③柱头上的过程。传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花传粉,即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另一种是异花传粉,即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3)传粉结束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4)传粉和受精结束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等结构都凋落,⑤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
(5)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可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先采集花粉,再把花粉涂抹或倾撒到同种植物的柱头上,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1)有 (2)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胚根 (3)C (4)氮 (5)胚珠
23.(1)呼吸 线粒体 (2)有机物 筛管 (3)蒸腾 (4)二氧化碳 18 氧气
【解析】
(1)图甲中,A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植物的光合作用;B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过程表示水的蒸发,为植物的蒸腾作用。
(2)图甲中,1表示植物通过筛管自上向下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2表示植物通过导管自下向上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自身生长利用。
(3)C过程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体运输水的动力,它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提高大气湿度。
(4)图乙中,清晨光照较弱,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低,释放的氧气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所以清晨在林间锻炼不利于人体健康。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大,开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氧气和有机物。在18时后,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此时开始消耗氧气,所以18时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也是户外氧气含量最多的时候,此时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最为适宜。
24.(1)温度 温度对黄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50 3
(3)不合理 ③号瓶与④号瓶存在空气和温度两个变量,不能准确得出实验结论
(4)①
【解析】
(1)①号瓶与③号瓶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黄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实验中,①、②、③号瓶中的种子数都为50粒,为控制单一变量,④号瓶中的种子数也应为50粒。本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①号瓶与②号瓶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①号瓶与③号瓶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①号瓶与④号瓶形成对照,变量是空气。
(3)这样做不合理,因为③号瓶与④号瓶存在两个变量,不能准确得出实验结论。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为探究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①号瓶与②号瓶进行对照实验。
(4)在进一步探究光照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实验变量为光照,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实验中,①号瓶最接近于正常情况下种子的萌发环境,所以增设的⑤号瓶的其他条件应与①号瓶保持一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