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新课标·新素养】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新课标·新素养】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11: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 B C D
2.(传统文化)唐诗《落叶》中的“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描绘出了落叶飘零的凄凉唯美。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叶片凋落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遗传和变异 C.能进行呼吸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某同学想探究光照对豆苗生长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方法是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推测法
4.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0P15)的会标中有大熊猫、小女孩、孔雀、蝴蝶、梅花等元素。小秦将会标中的大熊猫、小女孩、孔雀、蝴蝶、梅花归为一类,将鱼单独归为一类,小秦的归类依据是 ( )
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生物大小
5.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同一观测点一年中不同时间段实际观测到的蝴蝶物种数不同。下图为蝴蝶物种数与时间的关系图,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海拔
6.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和传播能力超强,其所到之处,本土植物几乎都被赶尽杀绝。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寄生
7.创新题推荐真实任务情境小明家的车库内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根据此现象猜测“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D.表达与交流
8.某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干湿计测量了不同环境中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湿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
早晨 中午 傍晚
裸地 43% 17% 45%
草丛 53.5% 23% 60%
灌木丛 60% 41% 73.5%
A.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说明植物能够增加空气湿度
B.数据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不同
C.在不同环境中,中午的空气湿度都是最小的
D.只要正确使用干湿计,就可以将只测了一次的数据作为实验结果
9.避役(俗称变色龙)能随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颜色,以便捕捉猎物或在有敌害追击时快速隐藏自己。避役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0.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 B.蚯蚓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C.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 D.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
11.下列选项中,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 )
A.河边的一个池塘 B.校园中的小花园 C.黄山中的所有鸟类 D.一望无际的草原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是把“穷山恶水”改造成“绿水青山”的必由之路。树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经过千年的流淌与沉淀,在它的入海口处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下列与此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是 ( )
A.净化水质 B.调节气候 C.蓄洪抗旱 D.以上都是
14.央视曾播出过一部名为《牧鸡治蝗》的纪录片,该纪录片讲述了河北草原上的人们用鸡来治理蝗灾的事迹。其中所蕴含的食物链是 ( )
A.蝗虫→鸡 B.植物→蝗虫→鸡 C.太阳→植物→蝗虫→鸡 D.鸡→蝗虫→植物
15.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农田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6.如下图,曲线a、b、c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由曲线可知,a的数量最多,为生产者 B.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b-c
C.若人们大量捕杀c,短期内b的数量将增加 D.c减少时,a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
17.某科研小组测量了“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但因操作失误,测量数据无法与相应物种匹配,只能用甲、乙、丙、丁标记(如下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丙是草,能直接从环境中吸收有毒物质 B.丁是鼠,鼠的体形小,有毒物质最少
C.丙是鹰,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D.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多,相应的生物数量越多
18.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短期内蛇的数量会减少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农作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C.蛇的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19.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下列对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生物圈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D.生物圈中的各类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
20.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多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 B.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
C.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基地 D.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电影《狮子王》讲述了在非洲草原上,小狮子辛巴经历各种挑战,最后战胜敌人的故事。在辛巴生活的草原上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包含狮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狮子和羚羊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若该草原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那么狮子和鬣狗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________(填“最多”或“最少”)。
(5)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在内的所有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________流动的。
22.(16分)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设计,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资源、提升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这就是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下图是某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其中禽畜属于
(2)图中粪便等废物需要依靠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才能发酵,产生沼气,供人们利用。
(3)冬季植物很难存活,而玻璃大棚能为农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农作物通过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其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___,其作用一旦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发生改变并被其他生态系统所替代。
(6)请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3.(15分)(热点信息)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已知秦岭自然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约2940种,苔藓植物约311种,已发现兽类约126种,鸟类约338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鹦被称为“秦岭四宝”。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资料二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5日,欧洲航天局发布公告称,在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实施的火星探测项目中,通过微量气体轨道飞行器发现火星水手号峡谷中心区域的地下存在大量的水,这些水可能以冰或者含水矿物的形态存在。据称,这片含水地带的面积相当于整个荷兰的大小。
(1)在秦岭自然保护区内,羚牛会进食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秦岭生态必须保护好秦岭的动、植物资源,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2)秦岭山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4)移民火星的前提是火星要有足够多的水资源,水是影响人类生活的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5)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家园。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4.(15分)(装置创新)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张关于鼠妇的实验报告单,由于时间的原因,报告单上已有部分字迹模糊不清,请你分析并把这份实验报告单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探究温度和湿度两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用纸板制作出右图中的实验容器,其中A、B、C、D区域之间用纸板隔开。
②A区域放湿润的室温下土壤;B区域放干燥的室温下土壤;区域放湿润的低温下土壤;D区域放干燥的低温下土壤。(低温土壤是将土壤提前12个小时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实验时取出使用)
③选取体形大小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鼠妇20只,将其放在实验容器的________(填“A”“B”“C”“D”或“中心”)区域。
④将整个装置置于阴暗环境中,每2分钟统计一次A、B、C、D区域中鼠妇的数目,并将统计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①A区域与B区域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数据证明鼠妇更适于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②A区域与C区域形成对照实验,数据证明鼠妇更适于生活在________环境中。
【表达与交流】
①实验选取20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区域与D区域无法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3分)。
③为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________值。
④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判断某个体是否属于生物,需要看其是否同时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钻石、机器人和化石都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银杏树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故选D。
2.D 3.C 4.A
5.A
【解析】根据蝴蝶物种数与时间的关系图可知,5月份和9月份温度相对较低,蝴蝶物种数较少,6、7、8月份温度相对较高,蝴蝶物种数相对增加,且在7月份达到峰值,所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选A。
6.C 7.B
8.D
【解析】裸地上没有植物,空气湿度最小。相比于裸地,草丛和灌木丛在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湿度都更高,说明草丛和灌木丛的植物能够增加空气湿度,A正确;在不同时间段,空气湿度的大小都为:灌木丛>草丛>裸地,说明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不同,B正确;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环境下中午的空气湿度都最小,正确;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测几组数据,取所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D错误。
9.A
10.B
【解析】沙漠里较为干旱,植物种类稀少,体现的是环境对生物生长分布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A不符合题意;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泄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体现的是生物能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体现的是北极熊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表示农民在霜降节气前就要将大葱收获,因为在霜降节气后气温会变得越来越低,大葱不仅不会再继续生长,还会导致大葱出现空心,属于环境影响生物,D不符合题意。
11.C 12.A 13.D 14.B 15.A
16.D
【解析】由曲线可知,a的数量最多,是生产者,b比c出现得早,且随着b数量的增加,a的数量减少,即b以a为食,c出现后,b的数量随c的数量增加而减少,即c以b为食,所以三者之间构成的食物链为:a-b→c,A、B正确;若c被大量捕杀,短期内b的数量会因天敌数量的减少而增加,a的数量会因b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会趋于相对稳定,C正确,D错误。
17.C
【解析】当某些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由此可判断出丁是草,乙是鼠,甲是蛇,丙是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因此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越多,相应的生物数量越少,故选C。
18.C
【解析】蛇捕食田鼠和青蛙,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短时间内蛇的数量会因为青蛙的减少而减少,一段时间后,蛇的数量恢复相对稳定,A正确;图中的食物链共有4条:农作物→田鼠→蛇→猫头鹰,农作物→田鼠→猫头鹰,农作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农作物→昆虫→鸟→猫头鹰,其中农作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是最长的食物链,B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蛇的数量太多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且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错误;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即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正确。
19.C 20.D
21.(1)非生物部分
(2)6草→羚羊→狮子(或草→斑马→狮子、草→非洲水牛→狮子)
(3)捕食
(4)复杂最多
(5)食物链和食物网(只答一点不给分)
22.(1)农作物消费者
(2)分解者
(3)温度
(4)光合作用农作物→人
(5)人
(6)能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合理即可)
【解析】
(1)该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禽畜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以农作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2)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和粪便等物质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这些分解后的物质重新回归自然环境参与物质循环。所以在利用人畜粪便等废物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光照和空气等。冬季天气寒冷,植物难以生存,玻璃大棚能够提高环境温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所以此时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食物链越短,能量损失越少,图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农作物→人。
(5)该人工生态系统中,人起到关键作用,人的作用一旦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发生变化,被其他生态系统所替代。
(6)生态农业的优点是能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23.(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影响环境
(2)不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生物部分外,还包括非生物部分
(3)自动调节
(4)非生物
(5)植树造林(或垃圾分类等,合理即可)
【解析】
(1)羚牛会进食植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秦岭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秦岭动、植物资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保护秦岭生态必须保护好秦岭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包括非生物部分;秦岭山中的所有生物因缺乏非生物部分而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影响生物生活与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光、空气、水等为非生物因素。
(5)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
24.【实验步骤】③中心
【实验结论】①土壤湿度 ②室温
【表达与交流】①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②变量不唯一(或有两个变量) ③平均 ④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实验步骤】 ③鼠妇应该放置在中心区域,使其与A、B、C、D四个区域的距离相同,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实验结论】①A区域是湿润的、室温下的土壤,B区域是干燥的、室温下的土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A区域与B区域形成对照,变量是土壤湿度。 ②A区域是湿润的、室温下的土壤,C区是湿润的、低温下的土壤,通过数据可知,A区域分布的鼠妇更多,说明鼠妇更适于生活在室温.环境中。
【表达与交流】①实验对象选取多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②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区域是湿润的室温下土壤,D区域是干燥的低温下土壤,存在两个变量,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③对照实验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 ④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地尊重生命、保护生命。鼠妇不属于害虫,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名师点拨】针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应该注意两点:①对照实验的设计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②使用多个实验材料、进行多次数据测量后取平均值作为结果、进行重复实验等,这些操作的目的都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