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给材料作文作文专项练习一(含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给材料作文作文专项练习一(含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4 11: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作文专项练习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作文
1.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因为有了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因为有了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因为有了英雄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有你陪伴,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心明确,抒写真实的情感;②运用景物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等写法,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达到此项要求可奖励2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不得抄袭他人文章。
2.按要求作文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就是节省,不浪费。
请以“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3.以《春天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可以灵活选择文体。可以写景或者抒情,也可以进行议论,或者想象虚构……
要求:1.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作文。
《平凡的世界》中这样写道:“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同样是一个平凡的世界,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平凡的世界而奋斗:面对失败的一次不屈,面对失落的一次振作,面对无助时的一次援手,面对困难时的一次挑战……正是这些让我们平凡的世界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例文
有你陪伴,真好
“哗啦啦”,风吹过,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风伴着香气,您伴着我,温馨而美好。“那不是芦苇,是菖蒲。”你笑着看我,慈爱温和。儿时的我因为母亲繁忙的工作,我便长期与外婆生活在乡村里。在您温暖的臂弯里,在您轻声的呢喃中,在您的陪伴下,我茁壮成长。
幼时初见暑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拂来,煞是清新。夏日晚上蚊虫多,你总是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点燃驱蚊。
你总是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夏夜的晚上,伴着氤氲在空气中菖蒲的气息,安然入梦。梦中总是会出现那个熟悉的场景,端午的日子,你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你就开心地笑。一次,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夏夜,清凉着我的梦境。
您的一颦一笑,句句叮咛,都陪伴我成长,真好!
年复一年,风吹菖蒲,可临水的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都会带我重新回到那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
月光灿灿,星光淡淡,还是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仍在那个临水的小院中,我们躺在院中的竹席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摇着蒲葵扇,听我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你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起身,然后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颤颤巍巍地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然后眯缝着眼睛,在抽屉中摸索着,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掌中,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飘渺而来。你又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一切仿佛与记忆重合,还是熟悉的气息,还是那种浓浓的爱,原来您的陪伴,一直都在。
汪国真曾说“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外婆您正是春天一样的存在,伴我成长。
外婆,有您伴我成长,真好!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题目是“有你陪伴,真好”,“你”是“陪伴”我们的主体,可以是人,如: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亦或是大树、书籍、自行车等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事物;“陪伴”一词在文章中侧重强调某人或某物伴随自己的成长;“真好”则应体现我们经历某事的感受。本篇习作可围绕“亲情、友情,奋斗,感恩”等方向立意,展现初中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经历中选材,更容易抒发真情实感。开篇可直接通过抒情的语言引出陪伴自己的主体,为下文叙事抒情做铺垫。接下来叙述主要的事件,如:自己遇到困难时,是我的挚友一次次开导我,陪伴我渡过难关;从幼时就喜欢读书,我感受书籍的魅力,书籍陶冶了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气质,陪伴我的成长等。事件应详略得当体现文题中的“你”的意义,体现有“真好”这一感受的原因。最后表明自己对“你”的态度来深化中心。文章若以某物为创作主体,可多用抒情的语言表现对“你”的情感态度;文章若以某人为创作主体,可多采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来展现人物形象,侧面体现自己对该人物的情感态度。
2.例文
节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民族的传统美德任凭风雨飘摇,夕阳几度,始终彪炳史册,亘古不变。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节俭,字典里的意思是:用钱等节制、俭省。但我认为节俭并不仅仅如此。
我们先来看几个节俭的例子。苏东坡一生非常注重节俭。他被贬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度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后来在朝廷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
石油大王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至少赚过了10亿美元,捐出的就有7.5亿美元。但他平时花钱十分节俭。他外出住旅馆要住最便宜的,他穿的是最朴素的,吃的决不是奢华,而他节俭下来的财富给的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我们的周围,因为这个世界到处有人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每伸出一双手,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少一串眼泪,多一张笑脸!”
这种名人实在太多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等,无不是节俭的楷模。从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只有节俭财富,才能更合理地利用财富,因而在我国传统美德中,节俭占有不可改变的地位,俭是美德中最大的美德。
然而,在我们身边,并不是人人都注重节俭:食堂里的剩饭剩菜每天都有几大桶;垃圾桶里一些只吃了一半的食品……此外,攀比之风严重,非名牌衣裤不足以增色。我们并不反对享受生活,但应该在合理适当的基础上。
节俭能使我们质朴地对待生活,不被物役,不染物欲,也能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精神,关注内心。如果我们将来也有很多的钱,我们也可以像比尔盖茨、李嘉诚一样,将我们的金钱更大化,让金钱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审题可知,材料与“节俭”有关,表明作文所给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厉行节约”社会热点。厉行节约,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厉行节约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简朴可以消除物欲,一切过多的烦恼和悲剧都是由多欲和“我想要”造成的。简朴可以带来宁静,过多的欲望和占有有碍于身心健康,使情绪永难以平静,永难填补心灵空虚。
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尽量打开写作思路。如写成议论文,题目如“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可以写成一篇演讲稿的形式,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然后列举学校里浪费的想象,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再加以议论,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最后总结: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而两者的实现贵在行动。为此我校少先队、团委和学生会将本周定为我校的节约环保周,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勤俭节约。同时我们学生会在此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行为公约》。如果写记叙文,题目如“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可从家庭生活选材,记叙一家人日常是如何做到节俭的。如:妈妈用淘米水浇花,“我”把之前用过的作业本、练习本等整理在一起,准备做暑假作业时用本子的反面当演算纸,晚上一家人放下手机,关闭电脑,出去散步或做健身运动,出门前关灯等等。还可以写自己看到的身边一些普通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如邻居奶奶用缝纫机缝布袋,代替塑料袋,既节约又环保;阿姨用洗菜水冲马桶、浇花,水二次利用;奶奶自己天天做饭,几个人吃舀几杯准够吃她心里有数,每次大家都能吃饱还不剩饭等。总之,围绕“俭”的话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范文: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我很奇怪,这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春大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它们竞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了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得多好啊!但又何止是“绿”?在风的吹拂下,满山遍野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看看春天的天空吧。天空也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多么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他们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望着那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呢?可是,当你拨开大地枯黄的冬衣,就会有新奇的发现:嘿!里面竟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绚丽的色彩,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在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在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在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之美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春天的色彩”是一个全命题作文,看到这个题目,自然就让人联想到春天里花红柳绿、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等各种色彩,如果从这个层面审题的话,就可以对描绘春天的色彩和美丽,描写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万事万物的色彩,表现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当然,这里的春天,还可以指人生的“春天”,这其实是春天的象征意义,就是经历很多事情以后,对人生或社会的前途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出现了新的转折和希望。还可以指社会的春天等。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篇作可以通过叙事的方法,表现人生或社会在经历挫折和困境之后,重新迎来蓬勃生机的过程。
二、选材构思。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有以下几个写作方向供参考:可写景。选取一片难忘的春天风景,去描写它的色彩,呈现它的诗意,赞美它的品性。也可写人。选取一个或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讲述其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塑造其形象,凸现其性格,最后经过“虚化”,点明“色彩”,呼应文题。再者可以人景融合,将自然界中的春天的色彩与人的精神、品质等层面的“色彩”糅合在一起,相互映衬,完美结合。
4.范文
平凡的我也要在平凡中战斗
我曾在笔记本上写过这样一句话:“不去拼搏,谁为你喝彩!”生活,就像一场战役,在各个方面我们都要去拼搏,都要去努力。我们把每个人视为“敌人”,最亲密的人也是。我们每一天都要起来与这个世界战斗,与自己战斗。
现在的我应该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了。离期末只剩30多天的我,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过,我的心里越来越慌,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没有力气去拼搏了。与其说没有力气,不如说是没有勇气了。
我是一个差生。没错,很纯粹。上了初中以后依然没有改变,在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曾劝我与其这样垂死挣扎,不如让自己痛快些,放弃这场战役。与其说让你放弃,不如说你根本就进不去这场战役中。我没有听劝,我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认输,不甘心就这么离开。我想了许多理由去告诉自己不能不去战斗。我的母亲鼓励我说:“人总要战斗,总要拼搏,总要充实自己。”我认同。
可是,临近模拟考试的前一晚我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坚持什么,一无所有的我只靠这副身躯奔赴考场,走近那人生转折点的考场?那万万是不行的。我握着笔,呆呆地看着墙壁。母亲进来略带责备的说:“又发呆了。这毛病,老不改。”我尴尬的笑笑。忽的,眼泪掉下。母亲见状,忙问:“怎么了?”我说:“没事。”“那为啥哭啊?”“有点紧张了。”母亲忽然笑了。我不解的望向她。“我家孩子,什么时候紧张过考试啊?”忽的,我呆住了,也笑了。是啊,原先的我过每一天都很轻松,看着别人的生活好似打仗,自己却成天很潇洒,没有任何压力,倒也逍遥自在。
其实,战役每天都在,包括我现在拿着笔这样努力的书写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高度紧张,就像打仗一般。生活也像考试,只是身在其中没有觉察或者自觉罢了。有的人自动紧张就成功,相反整天轻松的只会被打败。
战役,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役,是一个需要自觉性的战役。不由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是的,我们都很平凡,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但我们要拼搏,我们要创造,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战斗,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详解】本题是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材料是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为切入点的材料作文,体现强调经典阅读的大方向。关键句:“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此句蕴含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平凡的,但每个平凡的人都在“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这就是“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原因。
本则材料聚焦于学生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作为与新时代的一代青年要在盛世中肩负重任,砥砺前行。材料引言“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重点强调平凡的人也会“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即使平凡,也不放弃战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同样是一个平凡的世界,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平凡的世界而奋斗”是引言的中心,也是本次写作的重点所在,意在告诉学生,我们的人生平凡与否,都不能放弃为自己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立意参考:①平凡中的“不平凡”。②肩负重任,奋勇前行。③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生活。④为平凡赞歌,向奋斗致敬。
第二,选材构思。材料“平凡的世界”中有“奋斗”,“奋斗”可以是“面对失败的一次不屈,面对失落的一次振作,面对无助时的一次援手,面对困难时的一次挑战”这是选材立意的方向,“奋斗”包含“不惧失败”“助人为乐”“挑战苦难”“振奋前行”等方面。本题没有文体限制,但从引言的内容及写作要求来看,写成记叙文或者记叙、议论性散文会更加符合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写成什么文体,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或感悟来写作。
比如:可以写成记叙文,具体记叙一件事或几件事,围绕“奋斗”并且这样的“奋斗”让自己“平凡的世界有了不平凡的意义。”“意义”即通过自己“奋斗”得到的收获、感悟到的真理、体会到的美好等情感,对自己生活有积极向上的影响。
第三,素材推荐。
①平凡从来不代表着被忽视,从来不代表着被定义,从来不代表着千人一面。被誉为“愚公精神”当代传承人的冯炼,与绝大多数人的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不同,她选择了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红军守墓人。她的付出以及选择,不应该仅仅被定义成一种简简单单的选择,一种平平淡淡的奉献,更不应该被普普通通的忽视。冯炼的选择建立在她平常人的身份之上,却闪烁着独属于她自己的人格之光。平凡人的努力,伟大而不凡。
②在《传承者》节目中,陈道明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世界上没这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王小妮曾说:“一个正常的社会缺少的不是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生而平凡,不必强求成为英雄,做个平凡上进的人,更为重要。
③也许你只是一个平凡人,但你仍可以书写人生的价值。“支教模范”白方礼老人二十年支教的事迹激励了学子,也感动了中国。这位可敬的老人用靠踏三轮车挣下的35万元人民币,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去世时,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0。只要人间有真情,同样可以诠释伟大的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