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03 21: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形体的空间表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掌握绘画表现空间的透视、遮挡、明暗等知识,了解艺术家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掌握绘画表现空间的透视、遮挡、明暗等知识,并能够用光影明暗表现出形体的空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意识,激发学生对绘画空间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绘画表现空间的透视、遮挡、明暗等知识,了解艺术家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光影明暗表现出物体的空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出冷军的几张静物作品,让学生辨别是摄影作品?还是绘画作品?
提问:是什么让作品中的对象如此的真实?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深入细微的刻画,让我们感受到真实可信的空间。
并导入课题:形体的空间表达
二、新课教授:
1、空间的概念:
在美术中,空间表现为多维性的层次。“线”是一维空间,“面”是二维空间,“体”称三维空间。
空间指的是一种围合。三个面就可以在纸上围合成一个简单的空间。
空间以什么形式存在?
空间以体积的形式存在。前后遮挡的方法是其中重要因素。
课件展示出三张图片,通过三张图片(前面的花瓣遮挡了后面的花瓣,上一层纸遮挡了下一层纸,一个球挡住了另一个球)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遮挡是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前后左右空间关系在画面中的最直接表现,这种形式让我们很容易体察到物象体积地存在。
练习:让学生在纸上通过简单的线条表现出空间的遮挡。更好的去理解形体空间的表达
3、体积的表现
a、线条
课件展示两幅作品,一幅中国画,一幅西方素描
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线条是塑造体积的重要元素。
b、透视
课件展示作品《密得哈尼斯林阴道》和《最后的晚餐》
提问:是什么让作品中的对象如此的真实?
学生回答:透视关系
教师总结:画家常常巧妙地运用透视关系来强化物象的体积感。西方绘画中主要使用焦点透视,并讲解焦点透视。
特点:静止眼光,一个视点,表现幅度有限度,展现出画家科学的,理性的,严谨的态度。
课件展示作品《长江万里图(局部)》和《清明上河图》
提问:是什么让作品中的对象如此的真实?
学生回答:透视关系
教师总结:中国绘画中主要使用散点透视,并讲解散点透视。
特点:多视点,不受空间限制,时空跨度、表现幅度自由随意,展现出画家艺术的,浪漫的态度。
c、光影
课件展示作品《帷幔》
提问:是什么让作品中的对象如此的真实?
学生回答:光影
教师总结:光影是体积必不可少的条件。立体的形象受光后会留有影子,还会产生明暗。我们借助对光影的科学分析及运用,可以在二维的平面中塑造出三维的体积感。
课件展示出素描球体
介绍明暗光影:三大面:黑、白、灰;五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d、色调
课件展示梨的切面图片,并现场示范切开梨子,展示梨子的切面,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不同角度的光,使得面有不同的深浅变化。一般光源正对的面亮,跟光源侧对的面稍深,跟光源背对的面更深,面分的越细,色调对比越细微。
练习:让学生在纸上临摹梨的切面,并用明暗展现出物体优美的色调。
课件展示出几幅静物,人物的素描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通过运用光影塑造形体,不仅能体现物体的体积感,也能体现光影的美感,物体受光部与背光部所形成的不等量的色感对比,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节奏美,这正是艺术家热衷追求和表现的灵感来源细微的明暗塑造,柔和的色调表现几可乱真。
e、创新
当人们习惯了常规的空间形象后,总希望看到另类不同的新的空间形象,构造新的空间形象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去思考,哪怕是悖常理也是可以的。让我们看看艺术家从不同角度营造的非同寻常的空间。
课件展出二中学生的作品和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
他的每件作品都能唤起观赏者无穷的遐想,现实中的不可能在画面中变得合情合理。在这个不可能的世界里充满了矛盾的空间,体现出艺术家不同的审美观最终给我们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