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温故知新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质由 组成。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做_______运动。
(3)分子间既有 又有 。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
3.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
4.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___。
分子、原子
不停地
无规则
引力
斥力
温度
动能
弹性势能
水烧开时,壶盖会跳起来,是谁推动了壶盖?对壶盖做了功?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
新课导入
内 能
第十三章 第2节
宏观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因为受到重力和弹力而具有势能。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一、内能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吗?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那么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
一、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焦耳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符号: J
3.内能的影响因素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子动能越大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温度
(不唯一)
反馈练习一:
1.一个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内能( )
2.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之和叫内能( )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叫内能( )
4.一杯水由90℃降到70℃它的内能将 。
5.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
6.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内能越大( )
×
×
×
减小
×
×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
北极的冰山有内能吗?
4.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1.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如何让铜丝的内能增大?
(1)将铜丝放在火上加热 (2)反复弯折铜丝
(3)在砂纸上打磨 (4)用锤子敲打
(5)给铜丝通电 (6)把铜丝攥在手中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① 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
② 通过做功增加内能:
(1)(6)
(2)(3)(4)(5)
三、热传递
1.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的过程。
2.条件:存在温度差。
反馈练习二:
1.20 ℃的水与50 ℃的水混合会发生热传递( )
2.甲正在向乙传热,说明甲的温度高 ( )
√
√
3.下列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双手摩擦生热
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发烧时冰袋降温
D
三、热传递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
(2)单位:焦耳,简称焦
符号:J
3.热量(Q)
热量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4.热传递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含有热量
×
课堂小结
一、内能
1.定义 2.影响因素
三、热传递
1.定义 2.条件 3.热量 4.实质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观察与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例子
太阳能热水器
炉子烧水
4.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热量从 传给 。
毛巾
人体
人体和毛巾的内能如何改变?
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反馈练习三:
1.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 )
2.物体含有的能量叫热量 ( )
3.热量就是内能 ( )
×
×
×
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内能为0
B.100℃水的内能比50℃水的内能大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内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
四、做功
除了热传递,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通过做功增加内能:
(1)将铜丝放在火上加热 (2)反复弯折铜丝
(3)在砂纸上打磨 (4)用锤子敲打
(5)给铜丝通电 (6)把铜丝攥在手中
(2)(3)(4)(5)
分四
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活塞对空气做功
空气的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导致硝化棉燃烧
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观察与思考
分四
观察与思考
瓶内气体把塞子顶起
瓶内空气内能减小
瓶内空气温度降低
瓶内的水蒸气液化
白雾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气体对塞子做功
分四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1
结论:
对物体做功,内能_______,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温度降低。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增加
减少
分四
3.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五、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搓手取暖
打气筒打完气之后筒壁发热
电热毯通电后发热
热水蒸气将瓶塞顶起
分四
1.在一个厚玻璃瓶中放一团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答:压下活塞时,活塞对 做功,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 ,达到乙醚的着火点,将棉花点燃。
2.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时,往往听到“砰”的一声,看到瓶口处冒“白气”这是为什么?
答:突然打开汽水瓶时,瓶内气体对外 ,内能 ,温度 __ 。瓶内水蒸气遇冷 形成大量的小水珠,瓶口处冒“白气”。
空气
增大
升高
做功
减小
降低
液化
反馈练习一:
分四
一、内能
1.定义 2.影响因素
三、热传递
1.定义 2.条件 3.热量 4.实质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四、做功
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五、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课堂小结
1.用暖水袋取暖 2. 杯水慢慢变凉
3.用打气筒打气后筒壁发热 4.锯完木头后,锯条发热
5.冬天搓手取暖 6.刀被砂轮磨的发热
7.钻木取火 8.热水蒸汽将壶盖顶起
9.冬天向手心哈气 10.晒太阳感觉暖和
11.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12.烧开水的过程
13.将牛奶放入冰箱内,制成冰糕
判断下列是采用哪种方式改变内能的:
反馈练习二:
1.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
2.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有物体对它做功( )
3.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
4.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5.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 )
6.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
7. 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 )
8.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
√
√
√
×
×
×
×
9.在上学的路上感觉手冷,找到2种使受暖和的办法,并说明物理道理。
10. 列举热传递对人们不利的方面。
热水溅到身上,热水和人体之间发生热传递,人被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