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考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
体都在振动,故D选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
和温度有关,故A选项错误;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说话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B选项错误;物体
振动发声,但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将不能听到
声音,如果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我们同样不能听到声音,故C选项错误。
【答案D
⊙针对练1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最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在月球上左边的音叉不能
(填“能”或“不能”)振动,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
播声音。该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将
微
小的振动放大。
○考点2声音的特性
【例2】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
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
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解析】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是发声体的振幅不
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
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主
要是改变声音的音调;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
放大,主要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
令人愉悦,此时对听到的人来说是乐音,故D正确。
【答案】D
◎针对练2
3.(2018·深圳)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
《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4.(2019·广州)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
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D
声源
监测器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考点3噪声的控制
【例3】(2018·淮安)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
下措施中,是通过吸声来减弱噪声的是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共16张PPT)
知识点一
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
1.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歌唱比赛中,同学
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
大志向。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
“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A)
A.音调
B.频率
C.速度
D.回声
2.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
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三个齿轮,使纸
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B)
A.上面
旋转方向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3.(2019·泰州)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图乙: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C.图丙: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D.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
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5.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
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
过程
发出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
的快慢。增大钢尺伸出
桌边的长度,重复实验。
结
物体振动的越慢,音调
论
越低
知识点二用波形比较频率
7.如图所示,是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以
下判断正确的是
(B)
A.甲比乙的音调高
B.乙比甲的音调高
C.甲和乙的音调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少,频率小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大
9.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
纸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D)
A.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10.如图所示,小华发现风铃的金属管互相
撞击时,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为探
究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
关,她用下表所示的几种金属管进行研
究。其中在探究音调与金属管长度的关
系时,应选用金属管的编号是
C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材料
钢
钢
钢
铜
铜
长度/cm
20
20
40
20
40
横截面积/cm2
0.3
0.7
0.5
0.5
0.5
A.②③
B.③
④
C.④⑤
D.①③
11.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相
同的力敲击两个分别标有
256Hz和512Hz的音叉对着话
简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是
256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
形;则512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
的波形合理的是
(
B(共16张PPT)
知识点一
声的利用
1.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
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
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
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或
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2.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
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
的声音,这是因为
A
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
声音的频率
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
声音的频率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现象说明声音是可以
反射的
B.音乐厅和电影院的墙壁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反
射声音
C.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能量
D.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
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4.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各市交管局
亮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
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
施声波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
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6.(2018·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
之一。下列措施中是通过消声来控制噪声的是
(B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7.(2020·黄冈模拟)下列措施中是通过消声来减
弱噪声的是
(B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
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8.为控制噪声对考生考试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与控
制噪声无关的是
(C)
A.禁止考场附近的汽车鸣笛
B.不允许考场旁的建筑工地施工
C.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教室作为考场
D.播放英语听力时,监考员要避免发出声响
9.“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
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
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音量,是通过
消声来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是通过
隔声来减弱
噪声。
10.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
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
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
584
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此时
噪声分贝数为
58.4dB,这
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
的响度(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
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共18张PPT)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对联是这么写的:“风声、雨
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这表明
A.只有气体振动发声
B.只有液体振动发声
C.只有固体振动发声
D.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振动发声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
手
D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3.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
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根
动引起的,鼓是靠
鼓面
振动发声,二胡是
靠弦
振动发声,长笛是靠
空气柱
振动
发声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4.贝多芬是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
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56岁时听觉已经完全丧失了,于是他将
根木棒顶在钢琴上,另一端用牙齿咬住,以此来听
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进行创作。贝多芬用此方
法可以听到自己的琴声,这说明了
A
A.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C.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5.(2019·北京)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
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
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
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
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
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
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9.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
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山谷中有物质,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
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使喊声以不
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11.人耳听到声音的一般过程是
声波
A.声源一鼓膜振动→耳道→听觉神经一→大脑
B.声源声议耳道→听觉神经→鼓膜振动→大脑
C.声源
声波耳廓+鼓膜振动一听觉神经→大脑
D.声源
声被耳道→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12.小王把耳朵贴在充满水的一根长的铁质水管的
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小李用铁锤用力敲击铁
管,则小王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
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
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
听到一次敲击声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共17张PPT)
探究一声音“高低”的辨析
【例1】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
声伴唱,则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解析】“男中音”中的“中音”指的是音调,放声高歌
指的是响度。“女高音”中的“高音”指的是音调,小
声伴唱指的是响度。所以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
大,女高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答案】男中音
女高音
○跟踪训练
1.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
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
A.震耳欲聋
B.闪烁其词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3.(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
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4.关于一头牛的叫声和一只蚊子的声音,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牛的叫声音调高,蚊子的声音音调低
B.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声音音调高低相同
C.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
响度小
D.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蚊子的声音音调
低、响度大
5.“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琴声
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
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
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
同时渐渐移近。…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
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
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这是金庸的
名作《笑傲江湖》中的一段,描写刘正风与曲洋临
死之前,在瀑布旁边奏曲,被养伤避难的令狐冲和
仪琳无意中听到的情景。其中“琴音渐渐高亢,箫
声却慢慢低沉下去”指的是声音
响度
的变
化;令狐冲和仪琳之所以在远处能够辨识出琴音
和箫声,主要是它们的
音色
不同。
探究二三要素的应用
【例2】《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
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
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
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
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相同,因此会发出
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
等靠的都是音色。题目中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
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
【答案C(共18张PPT)
知识点一
响度
1.(2019·新疆)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D
A.鸦雀无声
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
D.声如洪钟
3.(2019·徐州)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
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
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
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知识点二音色
6.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
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
据是声音的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2019·东营)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
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
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声政陆证
D.频率
知识点三
频率、响度、音色的波形图
10.如图,分别是音又、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do)
的波形图,各图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和振动
幅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此时三乐器发
出的声音
(A
音叉
钢琴
长笛
11.(2020·滁州模拟)在敲-
AA
击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我们从示波器中看到
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我们
看到波形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化时出现的波形
最可能的是
(
1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
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行为中用以达到
这一目的的是
B
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D.自行车上按车铃
13.音乐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
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
确的是
甲
乙
丙
14.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
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响度
大。
(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音色
好。
(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音调
高。
15.如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
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α、b、c、d四
根橡皮筋,
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
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响度
不同
(1)如图乙是同一音叉轻击和重击时的不同波
形,从图中可以发现声音的
响度与振动的
根幅
有关。
(2)用相同的力敲击两个不同的音叉时,发出声
音的波形如图丙,从中可以发现它们声音的
音调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