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学案
生物和非生物 细胞
入门检测
1、火焰的结构: 、 和 三部分,加热时用酒精灯 加热。
2、测量液体体积,可用 或 直接测量。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5.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A.长度单位 B.质量单位 C.时间单位 D.温度单位
6.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东方明珠电视塔 B.468米 C.1米 D.测量用的尺子
7、在古代,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发明了各种工具。北京“中华世纪坛”有一个巨大的“日晷”,“日晷”是古代人用来计量(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时间
8、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 )
A.天平 B.细线 C.量筒 D.刻度尺
9、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 )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B.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C.测100张相同邮票质量,再除以100 D.邮票太小了,不可能用天平
10、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A.大 B.小 C.一样 D.都有可能
知识梳理
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
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 。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 物 非 生 物
1.有 没有应激性
2.能 不能生长
3.能进行 (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 没有严整的结构
5.能 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 的特性 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 ,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
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
(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快速的运动。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 。
15.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望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即:细胞是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细胞壁:主要由 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
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
(1) 镜座 (2) 镜臂 (3) 倾斜关节
(4) 载物台 (5) 压片夹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筒和物镜转换器
(9) 粗准焦螺旋 (10) 细准焦螺旋
(11) 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安放 对光 放片 调焦 观察
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右下边边移。
向后旋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向前旋转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
一般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光圈的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观察。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
(5)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 ,细胞数目会 ,细胞的体积会 ,细胞结构会变得更清晰。
6、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将洋葱表皮展开后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最后滴上 染色。
7、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滴一滴 ,做成装片后最后用 染色。
8、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
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说明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或者未展平
视野中发现黑色圆圈,说明气泡太多 ,应该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的感觉是( )
A. 触觉 B. 视觉 C. 味觉 D. 嗅觉
2、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
C.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D.绝大多数细胞形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
3.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A. 避免生物材料移动 B.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C. 防止水溢出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D. 增强透明度
4.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 )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5. 如图是供选择的目镜和物镜,若想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则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4和5 B.1和6 C.3和4 D.2和6
6.如图所示,戊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某生物体此时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7. 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能自由运动 D.它是绿色的
8. 为了鉴别空难死者的身份,需要进行遗传物质的检验。下列各项中,携带遗传物质的是( )
A. 细胞壁 B.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质
9. 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必须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0. “pqbd”字态在显微镜底下是( )
A.pbdq B.pbqd C.pqbd D.Bpqd
二、填空题
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 图 所示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 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
(2)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3) 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 结构中。
(4) 决定生物形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结构中。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⑴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大光圈或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选填①凹面镜;②平面镜;)
⑵右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 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