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科学 年级 三 班级 授课人
课 题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 第 15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此教材:
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明白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体会技术对科学研究带来的便利。继续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点 了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动物的特征
难 点 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且有一定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知识展示厅(13分)鸽子和麻雀都是常见的( )。2、兔子、狗、猫等都是常见的( )。3、像水和石块一样,空气也( )。4、( )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5、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利用( )作为动力的。6、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 )通过实验证明:( )。7、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 )、( )、( )三部分。8、( )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kg)和( )(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二、 选择大乐园(20分) 1、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叫作( ) A、出生 B、胎生 C、繁殖2、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鲤鱼 C、蜻蜓3、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羽毛通常分为( )、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A、线状羽 B、正羽 C、反羽4、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狗 B、猫 C、鸡5、下列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 A、野兔 B、雪豹 C、中华秋沙鸭6、下列不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的是( ) A、孔明灯 B、热气球 C、气球7、“乌鸦喝水”是利用了( )的原理。 A、空气占据空间 B、水占据空间 C、石子占据空间8、纸风车能转动起来,说明( ) A、空气在流动 B、纸风车质量好 C、纸风车质量很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可以变化的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C、我们的生活可以离开空气用天平称充足了气的气球,结果比原来重2~4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有质量,但很轻 B、空气有质量,且很重 C、空气可以被称量三、对错审判厅(10分) 1、草鱼和鲫鱼都是鱼。( ) 2、羽毛是鸟类特有的。( )3、空气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没有质量。( )4、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5、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巧妙解答区(32分)1、风是怎样形成的? 2、说说鸟类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3、请你说出我们有什么办法保护动物。 4、把一团纸粘在一个杯子内部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纸会湿吗?为什么?实验探究室(14分) 小明同学想亲自通过比较充气篮球和踩瘪的篮球的质量来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实验材料:电子秤、篮球、( )气针等。实验步骤: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足气,然后用电子秤称出其( )。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 ) 尽量排净。把( )放在电子秤上,称出其质量。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变化,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现象:两次称量的数值是( )的。实验分析:重复实验几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 )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空气是( )质量的。拓展训练营(11分) 举几个利用空气占据空间来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例子。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科目 科学 年级 三 班级 授课人
课 题 第一二单元检测分析 第16 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此教材:
核心素养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明白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3、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体会技术对科学研究带来的便利。4、继续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点 了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动物的特征
难 点 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且有一定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知识展示厅(13分) 部分学生哺乳动物四字没写全,伽利略的略字、胸字写错。二、 选择大乐园(20分) 第6题误选B,以为是选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的。三、对错审判厅(10分) 学生不知道用天平称物体是“左物右砝”,误认为物体放左盘是错的。四、巧妙解答区(32分)正确率高。实验探究室(14分)个别学生不会写踩瘪的篮球,少写了“的篮球”三个字。六、拓展训练营(11分) 正确率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收获:学生热空气上升、哺乳动物、昆虫、珍稀动物举例、空气有质量、空气占据空间印象深刻。不足:对题目意思理解有困难,不会用文字描述实验,对天平用法不熟练,对羽毛种类不熟悉。措施:1、多让学生练习,讲解,引导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2、用DVD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兴趣,拓展知识面。3、多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发言提问。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用生活常识解决课堂问题。5、鼓励学生搜集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