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3 17: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3、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课《草原》,这是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的陈巴尔虎族草原,草原碧绿辽阔,景色优美,牛羊成群。
2、理清课文线索,大声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1) 草原美景
(2) 喜迎远客
(3) 主客相见
(4) 盛情款待
(5) 联欢话别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原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四、学习第二到五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段。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八、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九、布置作业
1、背涌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