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卫填海》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帝、少、曰”等6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画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
(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精卫填海)
3.齐读课题。
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生自读课文)
三、检查识字,指导书写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第二课时
一、欣赏成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成语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指名讲故事)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填塞。
2、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2)、提问: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小朋友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倒霉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小树枝和小石子)投进哪里的大海里?(东海)
(3)、孩子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孩子去海上游玩倒霉被淹死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5)在这个故事中,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板书: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3、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假如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自然灾害的发生呢?
4、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吧。
5、全班齐读课文。
6、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总结:当我们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或者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用来鼓励人们。
2、新编“精卫填海”。
四、作业设计
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娲。
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请写下来。
( ) ( ) ( )
板书设计
13 精卫填海
小树枝和小石子——东海
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