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07: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二、教材分析
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
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
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的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的变化。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