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课件(27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课件(27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00:08:41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科学 教科版 六年级 上册
地 球

运 动
学习目标
“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1
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3
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4
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2
聚焦
昼夜交替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通过模拟实验,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几种?
温故知新
聚焦
温故知新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过哪些看法呢?
1.阅读下面的资料。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研讨问题
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有说服力?
对比阅读
方法:对比阅读两种学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要求: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关键信息。
思考:两种理论模型的科学证据有哪些。
总结:地球真实的运动状态。
阅读要求
阅读史料、总结
记录手册
活动一:文献摘要 天文学家 学说名称 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 是否能出现昼夜交替
托勒密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 哥白尼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 通过阅读文献,可排除上一课的第___种假说。该学说有哪些观点帮助了你的判断? 托勒密的“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直观地观察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约生于公元100年)总结了前人的观点。他在《天文学大成》中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相对于宇宙而言,只是一个点,而且静止不动。
(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此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都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哥白尼的“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受到古代学者的启发,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运动体系假说。他意识到,假说一定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为此他搭建了一个小型天文台,设计了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最终他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并在临终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2)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3)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地球是球形的。
太阳是不
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的
行星都围绕着
太阳做圆周运动。
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
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
一周。
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阅读史料、总结
活动一:文献摘要 天文学家 学说名称 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 是否能出现昼夜交替
托勒密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 哥白尼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 通过阅读文献,可排除上一课的第___种假说。该学说有哪些观点帮助了你的判断? √

记录手册


地心说
日心说
2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这一假说中,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有说服力?
相同:都认为地球是球形。
不同: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地心说”:古时候,人们直观地观察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托勒密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地心说”,编撰《天文学大成》;
“日心说”:哥白尼搭建小型天文合,设计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
日心说发表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支持“日心说”的证据。比如。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傅科摆
傅科摆证明地球在自转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实验要求
(1)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地轴。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倾斜。
自转一周24小时,公转一周365天。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实验要求
(2)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小圆片,并给小圆片标号。
代表地面上的人们。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实验要求
(3)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
画图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连续的组图会使我们的解释更加清晰。
地球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
昼夜交替现象改进实验
2.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实验条件不同:①增加“地轴”让“地球”绕“地轴” 自转;②增加反光小圆片,方便观察反光小圆片在自转过程中不同时的昼夜交替过程。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得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与事实相符。
3.现在你认为昼夜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绕地轴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系
课堂练习
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地球是球形的
2、“傅科摆”在摆动时,由于惯性,摆动的方向始终不变,但摆尖在刻度盘上留下的痕迹却发生了偏转,这是因为( )
A.地球在公转
B.地球在自转
C.月球在公转
C
B
课堂达标
选 择
课堂练习
1.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
2.地轴是地球结构的一部分。( )
3.地球是宇宙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
4.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
5.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
6.日心说和地心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
判 断
×
×
×

×

课堂达标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