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史载“武德,贞观世重资荫”,据统计,“从武德五年至显庆六年(622~661)的40年间,进士及第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均录取9人;永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只及显庆时期每年人流(官阶从九品外登人九品内)总数1400人的百分之一”。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唐初社会秩序动荡 B.九品中正制的崩溃
C.科举制度存在弊病 D.门阀世族势力强大
2、《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身,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二是言,即言谈要雄辩有理;三是书,指书体法式要刚劲美观;四是判,指判案文辞要优美通畅。这表明,唐朝选官制度
A.关注人才道德水平 B.注重人才从政能力
C.扩大人才选拔范围 D.讲求人才科技素养
3、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玄宗下诏宣布∶"关内诸州庸调资课,并宜准时价变粟取米送至京,逐要支用。其路远处不可运送者,宜所在收贮,便充随近军粮。其河南北有不通水利,宜折租造绢,以代关中调课。"这一规定
A.体现中央对财政的统筹调配 B.旨在抑制豪强势力发展
C.推动政府变革税赋征收标准 D.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4、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据此可知,设立义仓旨在 (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繁荣粮食市场
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6、“唐末诸司使,内臣(宦官)领之。枢密使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唐末五代就已开始设置枢密使 B.枢密使是皇帝的心腹之臣
C.枢密使的设立是为了分割相权 D.皇权与相权既矛盾又互相依赖
7、有学者认为“唐的鼎盛有一种横向比较的优势,即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不如唐”, 并指出“这些灿烂光环的背后是唐朝内政的修明”。“唐朝内政的修明”体现在( )
①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优化决策程序
③地方设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④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 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盘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9、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
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
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
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10、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提高决策效率 B.实现政事公开 C.抑制政治腐败 D.避免决策失误
11、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 D.等级制度被打破
12、下图为唐朝岭南道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赋税征收方式灵活
C.政府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白银进入流通领域
13、唐代以来江南地区大量设置新县,仅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就增加了27个县,玄宗时期增加12个,五代时期又增加新县8个。这一变化说明江南地区 ( )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
C.行政区划愈加混乱 D.农业技术更为提升
14、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借故下敕惩治他,刘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属,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 )
A.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上风 B.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 D.唐代皇帝的诏令批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
15、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 )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
16、治国人才的选拔事关国运的兴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历经变迁,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
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摘编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摘编自丁韪良《西学考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并指出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的主要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建设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的宰相制度基本因袭隋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立,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同为宰相之职。高祖时期共有宰相十二人,太宗时期共有宰相二十八人,大部分是以他官兼、判或检校侍中、中书令者,“兼、判既非正官,亦属临时差遣”。贞观以来又常指定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按例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高祖、太宗还设立文学馆、弘文馆,常召一些名儒学士入宫禁讲论文义,备君主顾问。
——摘编自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武则天当权后,宦官开始掌传达出纳之任,参预政治。玄宗时期,任命亲信文人为翰林学士,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翰林学士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到宪宗时期,正式设立由宦官出任的枢密使,职掌类似于门下省的侍中,在皇帝与宰相、翰林学士之间宣旨传奏。而中书门下(政事堂)居于禁外,宰相较多地成了执行官。可见中唐以来,政治中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材料三 君权既尊,则辅相之权往往移于其所私暖。
——摘编自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代中枢机构演变的特点。
(3)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简析材料三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 A 6、D 7、A 8、C
9、D 10、C 11、C 12、B
13、A 14、C 15、B
二、非选择题:
16、(1)西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选拔方式都主要为举荐;都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实施初期都曾选拔出优秀人才,后期都导致世家大族特权地位的加强。
(2)影响: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被西方国家借鉴;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原因: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3)认识公正公平、严格透明、与时俱进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建设,往往影响社会发展、国家的治乱兴衰人才选拔应该公平、公正;选拔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人才选拔机制应当具有激励功能。
17、(1)措施:实行三省制;增加宰相人数;让临时差遣的官员承担宰相职责;任用品级低的人参加政事堂会议;设名儒学士为君主顾问。
(2)特点:宰相权力被分割;中枢大权从外朝逐渐移人内廷;翰林、枢密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同为中枢;君主意志得到充分体现。
(3)材料认为法定制度赋予的宰相权力往往因为强化皇权的需求,而转移到皇帝的亲信近臣手中。汉武帝挑选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参与决策,架空了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中唐以后,皇帝的亲信近臣翰林学士与枢密使取代了初唐中书门下的丞相,参与决策,中枢机构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