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二中2012-2013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回答1-2题。
1.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8月 D.10月
2.该水库可能位于( )
A.海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下图中的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据此回答3~4题。
3.生物防治害虫最突出的优点是( )
A.作物增产幅度大 B.保持生物多样性
C.不污染环境 D.降低生产成本
4.防治害虫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最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 )
A.“处方”农业 B.有机农业
C.节水农业 D.精确农业
5.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社会时期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C.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稻
D.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6、“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
A.差异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逻辑性
7、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8、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 )
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 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
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
9、在三江平原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 )
A、黑土 B、黑钙土 C、黄土 D、水稻土
10、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1.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因此,南方铁矿比北方丰富
B.南方的石油、煤炭不如北方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各省,普遍感到能源供应紧张
C.南方地区各河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是我国的天然森林宝库,因此,对这里的森林要加快采伐,充分利用
1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13-14题
年份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积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13、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对改善荒漠化地区的环境具有良好的作用。沙柳能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A、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 B、根系发达能防风固沙
C、能调节沙漠地区的气候 D、改善沙漠地区的土质
阅读材料,回答16-19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16、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17、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B、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时期
C、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时期
D、太湖平原的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处于转型期
18、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19、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20-22题
20.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21.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兴建防洪设施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23-24题。
23.“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大风 ②过度垦荒 ③破坏植被 ④气候干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
A.塔里木盆地 B.河西走廊 C.河套平原 D.青藏高原
25.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50分)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TVA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
材料2: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
(1)美国田纳西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试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3)从农业地域类型看,田纳西河流域为美国的________农业区,简述其发展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4)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为:资源破坏:________;生态环境恶化:________;灾害频繁:________。
(5)我国黄河治理可以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中借鉴的方法有哪些?
2、(16分)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输水的目的地可知,我国资源紧张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进行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
(2)图中A线方案是在①处将长江水通过________运河输送到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 (3)写出图中数码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是________(城市),②是________(水利枢纽),③是________(水库)
⑤是________(山脉)。
(4)试比较南水北调工程三种方案的优缺点。
3、(12分)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