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4 16: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0 未选择的路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课后作业
新课导入
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重点)
2.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3.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素养)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年),美国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代表作】《新罕布什尔》《诗歌选集》《又一片牧场》等。
课后作业
作者简介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课后作业
背景资料
象征与比喻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课后作业
相关资料
有关“路”的哲理句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③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该拐弯了。
④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课后作业
相关资料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课后作业
整体感知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课后作业
整体感知
再读诗歌,说说每层的大意。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岔路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选择了,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走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遐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既指自然界之路,又指人生之路。
课后作业
品析课文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诗人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路。
“荒草萋萋”的路为什么更加诱人、美丽?
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
这条路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人生的路只能选择一条,一旦选择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和无助。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最后一节诗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既,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哲理性: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所以必须慎重选择。
如何理解诗人笔下的“路”和诗人在作选择时的心理。
“久久伫立”,选择艰难,因为选择的意义重大,而且那条未选择的路也再没有机会涉足,作者将经年不忘。作者借脚下的路,来写人生之路。
诗人为何会“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诗人站在交叉路口,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因为时间无法倒流,人生之路是无法回头的,所以诗人为选择而犹豫,“久久伫立”。“久久伫立”也意在说明对人生之路的选择须慎重。
诗人选择了一条怎样的路?他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诗人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路。因为这条路虽然荆棘密布,但富有挑战性。同时也表明“我”在选择人生道路时没有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时隔多年,回首往事,作者又怎么想呢?齐读诗歌最后一节,思考:作者在叹息什么呢?
  人生必须面临选择的无奈(人生必须有所取舍的无奈);人生中做出了一种选择就不能体验另一种选择的无奈(人生有限,追求无限的矛盾);
诗人分明是选择了路,为什么题目是“未选择的路”?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原因有二:人生的道路有许多条可供人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深化主题 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此其一。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未选择的路》中,关于“选择”这个主题,有怎样的内涵?
  这首诗揭示了人生的一个根本问题——选择。诗人并没有直言两条路代表什么,他所阐明的“选择”本身。诗歌描绘的是一个面临抉择的人和他进行抉择时的心态,诗人所选择的是一条人迹更少的路,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魅力。诗人也许并不十分懊悔选择了这条路,但却分明在惋惜没有选择另一条路。
当一种选择成为现实,人们必然放弃了另外一条路,而且只能走下去,不能返回选择的起点。这就是人生无法解决的困境。他年回忆起来,留下的也只能是一声轻轻的叹息,一丝淡淡的哀愁罢了。
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面对选择,犹豫是正常的……
自然之路可以选择回头,而人生却没有回头路可走;
选择要谨慎,但一旦作出自己的选择就要坚持下去;
选择不同的道路,人生也将不同;
全诗采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上表达出来。把“人生的道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
运用象征。
课后作业
写法探究
含蓄清新,蕴含哲理。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看似平易,实则蕴含着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路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意象。诗人选择了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路,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小结
未选择的路
选择之路
未选之路
伫立路口,思索选择
作出决定,选择荒路
选择之后,绵延无尽
多年以后,往事回顾
人生之路
决定一生
无法回头
课后作业
结构梳理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象征手法仿写一首诗歌,谈谈你对人生和学习的感悟。
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课后作业
课堂延伸
  鲁迅在发现旧中国人们思想的麻术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他的选择是以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为已任,他的选择饱含了爱国的成分。他知道用尖锐的笔当武器要比治病的针头更重要。他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奋斗,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人格的真实写照。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他的价值在选择中得到了体现。正是这样的选择。使他成了我们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