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匆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3 17: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会写“尽管、薄雾”等词语,感受“头涔涔、伶伶俐俐”等叠词节奏美。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3.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 3自然段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
课前 3分钟以个体接力方式背诵描写时间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提示,整体感知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师: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本单元学习提示。这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生谈)
师:理解得真好,也就是提示我们要抒发真情实感。那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是怎样的呢?请你来读。
(生读)
师:是呀,我们不仅要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还要在习作中学以致用。
2.导入课题。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入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的学习(出示课件展示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8匆匆(板书边强调“匆”字的写法:匆匆两个字可不要写的太匆匆而忘记最后的一笔“点”。生齐读课题。
二、教学过程
主问题 1:巩固字词
词语:确乎 尽管 旋转 薄雾凝然 蒸融 遮挽 徘徊
叠词:白白 默默 斜斜 渐渐 头涔涔 泪潸潸 赤裸裸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第一步:互学要求
1.组长根据组员情况合理分工,1位同学可以抓关键词讲解,另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3.展学准备
第二步:展学要求
1.以个体接力方式展学。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主问题预设答案:
1.交流了解作者。生交流师补充,着重指出《匆匆》这篇课文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
2.识读词语。第一组词语重点强调带多音字的几个词语“尽管、旋转、薄雾”。第二组词语,启发学生了解本课叠词的运用,通过识读,感受叠词的节奏韵律美。接着交流“头涔涔、泪潸潸”的意思,强调课前查阅工具书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叠词中蕴藏着的画面和情感。
主问题 2:聚焦课文第 1、第 4自然段一连串的问句进行细读品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边读边做批注。
第一步: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用不同符号圈画、标注相关语句,并简要地写写体会。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小组内交流。
2.组长对于要交流汇报的内容用自己小组内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
3.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
1.以小组小循环方式展学。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各个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主问题预设答案:
1.创设情境:回忆 1922年 3月朱自清先生凭窗而望,触情生情的场景。自然引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一处排比句式。生读,畅谈读后发现的句式特点及感受,请两名同学畅谈。随机点拨——排比句式,感受作者写法的精妙。
2.师:想象着这些终而复始的自然现象,朱自清先生继续向远处望去,浮想联翩......教师巧妙地进行拓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润物无声地完成以下句式练习。太阳落了,有再()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的时候;日子去了,()的时候。
3.师:是啊,这些自然现象都可以循环往复,但是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哪。所以作者忍不住要问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师:他又何止问了这一句,快来读一读他继续的追问吧?引入以下几处问句——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随机板书:连续发问)
5.启发学生思考:在这连续发问之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畅谈,师及时点拨总结:无奈、留恋等情感。
6.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这一段落,读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留恋之情,师及时指导评价。
主问题 3: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却写的如此感人,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说出内心的想法。
第一步: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小组内交流。
2.组长对于要交流汇报的内容用自己小组内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
3.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
1.以个体接力形式展学。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并评价。
主问题设计 3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主问题 3预设答案:
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三、回扣目标,提升领学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
四、结合板书,回顾总结。
结合板书回顾本课的写法和主题思想,启发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和写作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出来!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匆匆》。
2.推荐阅读《朱自清散文集》。
板书设计:
8.匆匆
珍惜时间
融情于景
多样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