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3 21: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稻穗(shuì) 薄雾(báo) 沸腾(fèi) 山崩地裂(bēnɡ)
B.鹿柴 (chái) 震动(zhèn) 下坠(zhuì) 昂首屹立(yì)
C.河堤(tí) 浩荡(hào) 涨水(zhànɡ) 全线贯通(ɡuàn)
D.填满(tián) 风俗(sú) 睡眠(mián) 半明半昧(mèi)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顿时 宽阔
B.滚动 大潮
C.水稻 尤如
D.奇观 跳跃
3.课文《走月亮》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原因是( )
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候是在夜晚。
B.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又在结构上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C.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4.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归鸟、斜阳、清江、芦苇等景物交相辉映,组成一组动感十足的画面,流露出作者无比欣悦的心情。
B.剪秋罗这么美丽的花儿却被花牛压扁了,实在可惜,文字中流露出作者对花牛的不满之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顿时”表示时间很快,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瞬间、一眨眼、霎时”等。
B.《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他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C.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候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号,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D.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海上日出》和《鸟的天堂》都是他的作品。
6.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排比)
B.秋虫轻声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拟人)
C.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比喻)
D.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反问)
7.下面每组成语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举世闻名——闻名遐迩 B.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C.悄无声息——鸦雀无声 D.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葡萄 宽阔 花辨 B.拱桥 衣裳 霎时
C.银毯 归巢 田梗 D.芦苇 模湖 招待
二、填空题
9.比一比,再组词。
剧( ) 蹦( ) 昂( ) 余( )
据( ) 崩( ) 仰( ) 除( )
10.回忆《走月亮》,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和______的香味,流着______。灰白色的鹅卵石______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______一个月亮!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______的花瓣……
11.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高( )林( ) ②车( )马( ) ③( )火( )煌
④( )( )袅袅 ⑤( )山( )水 ⑥( )( )相闻
(1)第一行的四字词语与__________相关,第二行的四字词语与__________相关。
(2)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早晨,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两边__________,街道上__________,好一派繁华的景象!
②这座__________的小村庄风景如画。傍晚,__________,轻飘若雾,如梦如幻。
1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 )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3)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
(4)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
13.查字典填空。
(1)“贯”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
(2)“株”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两个与它同音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两个带有此部首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
14.看拼音,写词语。
huī fù yán shu zhī fù áng shǒu
( ) ( ) ( ) ( )
càn làn xīn jiù fèng xì jìng jì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5.这一段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一句中“悬”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不是写作者想象的一项是( )
A.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C.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D.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8.仿照例句造句。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春天的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从这句话能感受到作者_____的情感。
阅读《钱塘江观潮》,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江观潮
邸延生
到杭州一个星期后,我去了一趟萧山——去到钱塘江岸看大潮。
每年这个季节,特意赶来这里观看钱塘江大潮的人很多。多少年来,钱塘江潮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直吸引着许多敢于冒险和勇于亲临险境来看大潮的人——潮水作为地球上出现的一种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是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所以,人们观潮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安排,我就是按照这个发生潮汛的时间表赶来的。
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即便这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风云、雷霆万钧之能势!
啊,钱塘潮!过去有多少游人墨客曾被你的巨大威力所震慑,又有多少游人墨客曾为你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我不是诗人,我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形容、来描绘你磅礴的气势,但我确实为你的来势汹汹所震撼,更被你的巨大威力所叹服!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力量吗?海啸或是地震?抑或是龙卷风或者是火山爆发?我想,凡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人类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是赞美大自然所产生的这伟大的力量,赞美钱塘江大潮所带来的这极为壮观的一幕……
(选自邸延生散文集《风雨人生》 新华出版社)
20.“然而我还是来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领全文。 B.表示转折。 C.承上启下。 D.埋下伏笔。
21.跟划波浪线的句子意思完全一样的是( )
A.世界上有些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
B.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
C.世界上哪有什么力量不可以超越大自然?
D.世界上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力量不是没有的。
22.下面关于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完全正确的是( )
A.到了杭州,你就可以看到钱塘江大潮了。
B.钱塘江大潮是地心引力造成的天下奇观。
C.钱塘江大潮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D.钱塘江大潮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
23.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小潮汐是怎样的?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篇散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仔细品读划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写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5.习作。
题目:观________(如云、雾、星、月、雨、海、潮、日出、日落……)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注意观察要细致,充分发挥想象力。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稻穗(shuì)——稻穗(suì),薄雾(báo)——薄雾(bó)。
B,鹿柴(chái)——鹿柴(zhài)。
C,河堤(tí)——河堤(dī),涨水(zhànɡ)——涨水(zhǎnɡ)。
D,全部正确。
2.C【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选项有误,把“尤如”改为“犹如”。
3.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课文《走月亮》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在秋天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月亮的美好画面,文章情景交融、情谊深沉,体现了母女之间的那种温馨、甜美的亲情。
故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课文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原因是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又在结构上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故选:B。
4.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诗的理解。
A.正确。《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有误。《花牛歌》,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 “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丛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剪秋罗这么美丽的花儿却被花牛压扁了,实在可惜,文字中流露出作者对花牛的惋惜之情。
5.C【详解】主要考查作家作品。
C项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候是每年的八月十八号,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6.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
ABD项正确,C项有误。
比喻: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是拟人修辞。故选C。
7.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A项词语意思相近。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B项词语意思相近。
悄无声息,意思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C项词语意思相近。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未来会遇到很多严峻的考验。
D项的两个词语意思相反。故选D。
8.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辨析和理解,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本题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B项。
A项:花辨——花瓣
C项:田梗——田埂
D项:模湖——模糊
9. 剧烈 蹦跳 昂首 多余 收据 崩塌 仰视 除非【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剧和据: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剧:戏剧;猛烈;厉害。可组词:剧烈、京剧等。据:多音字,[ jù ]占据;凭借;依靠;按照;依据;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组词:依据。[ jū ]拮据。组词:拮据。
蹦和崩: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蹦:跳。可组词:蹦跶、蹦跳等。崩:倒塌;破裂;旧指帝王死亡。可组词:崩塌、崩裂等。
昂和仰: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昂:仰;精神振奋。可组词:昂首、激昂等。仰:抬头,脸向上看。与「俯」相对;敬慕。可组词:仰视、敬仰等。
余和除: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余:剩下来的;多余的。可组词:多余、剩余等。除:去掉;表示不计算在内。可组词:除非、消除等。
10. 山草 野花 月光 布满 可爱 抱着 新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重要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答案。
课文《走月亮》是一篇抒情散文。文中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故根据课文原文“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即可完成作答。
11. 楼 立 水 龙 灯 辉 炊 烟 依 傍 鸡 犬 城市 乡村 ① ② ⑤ ④【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高楼大厦非常多,城市发达程度高。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炊烟袅袅:古时候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比喻住家相近。
(1)本题考查词语分类。
结合词语意思可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都是形容城市景象的词语,都与城市有关;“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都是形容乡村景象的词语,都与乡村有关。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①本题形容城市道路两旁房子很多,应填入“高楼林立”;形容城市街道车辆很多,应填入“车水马龙”。
②本题形容小山村靠山临水,风景优美,应填入“依山傍水”;形容乡村傍晚时分,炊烟随风飘逝,轻飘若雾,如梦如幻,应填入“炊烟袅袅”。
12. 凶狠 颤抖 依然 奇特【详解】考查近义词。
先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再写出其意思相近的词。
凶猛,形容凶恶强大。近义词:利害、狠恶、凶横、粗暴、乖戾、犀利、强暴、凶悍、猛烈、横暴、凶恶
颤动,意思是急促而频繁地振动。振动、振撼、轰动、哆嗦、抖动、震荡、惊动、发抖、颤抖、颤栗、战栗、震动、震憾、震撼
依旧,意思是跟过去一致一样的。依然(仍)像从前一样。近义词:仍旧、照样、保持、依然、如故、还是、仍然、仿照、照旧
神奇,非常奇妙。近义词:奇特、奇妙
13. G guàn 贝 4 zh 猪 朱 木 杨 柳【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
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本题中“贯”字读音是guàn,所以应该查首字母G,然后查音节guàn,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贝”,再查4画,分别是竖折/竖弯、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
(2)本题中“株”字读音是zhū,同音字有蛛、珠、猪、诸等。部首是“木”,这个偏旁的字有林、桥、棋、桃、校、杏、采、根、机、架、概、杆、朵、棉、李、楼、柳、柔、枪、沐、相、柱、植、村。
14. 恢复 盐水 支付 昂首 灿烂 新旧 缝隙 静寂【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恢复、昂首、缝隙”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5.作者在海上看繁星的感受,通过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描绘出星空的美丽及“我”对繁星由衷的喜爱 16.“悬”字在这里有高高挂着,摇摇欲坠的意思。读句子我感受到作者夜晚仰望星空时的专注,满天繁星闪耀,摇摇欲坠,仿佛触手可及,又悬挂高空望而不得,星空中动态的画面跃然纸上。 17.B 18. 绚丽的 是多彩的 是繁盛的 19.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分析】15.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通过阅读可知,这一段主要是写作者在海上看繁星的感受,通过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描绘出星空的美丽及“我”对繁星由衷的喜爱。
16.本题考查了对重点字及句子的理解。
先解释字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读“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可知,“悬”字在这里有高高挂着,摇摇欲坠的意思。读句子我感受到作者夜晚仰望星空时的专注,满天繁星闪耀,摇摇欲坠,仿佛触手可及,又悬挂高空望而不得,星空中动态的画面跃然纸上。
17.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A、C、D是想象。B选项是作者从触觉、听觉和幻觉三个角度描述海上的夜,是对实景的描写,并不是想象的。故选B。
18.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例句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我们仿写一句排比句即可。
19.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可知,从这句话能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20.C 21.B 22.D 23.我仿佛看到了,潮水越来越近,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顷刻间,潮峰奔到眼前。我仿佛听到浪潮的响声震耳欲聋,势如万马奔腾。我想:小潮汐也如此气势汹汹,浩浩荡荡,真乃“天下奇观”! 24.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潮汐比作竖立的洪峰、横截大江的水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钱塘江小潮汐气势之大,威力之猛。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分析】20.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语境“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这句话位于文章的第三段,主要的作用是承接了上文的潮汐,引起了下文的即将要来的潮汐。所以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1.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辨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原文划线句的内容“即便这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过来。”可以得出这句话写出了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
2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原文内容“潮水作为地球上出现的一种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是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可以得出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完全正确的是D项。
23.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
根据文段内容“即便这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风云、雷霆万钧之能势!”写出自己眼中的小潮汐,注意从感官的角度来描写,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同时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的心理描写,一些拟声词等,具体写出潮汐的状态。
24.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划线句的内容进行辨析,可以从修辞、描写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根据原文内容“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可以得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潮汐比作竖立的洪峰、横截大江的水坝。同时可以看出钱塘江小潮汐的气势非常凶猛,最后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
25.范文:
观日出
星期天,我早早地来到家门前的一座公园。公园里一片漆黑,花、草、树、石都还在沉睡中,我静静地看着天边,期待着日出的到来。
天渐渐亮了,淡蓝色的天空中还镶嵌几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像在跟我们捉迷藏一样,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大地还是昏昏沉沉的,如同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这时,万籁俱寂,一声鸟鸣划破了寂静。花儿打开了羞涩的脸颊,草儿抬起头在打招呼。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泛起一片鱼肚白,紧随着,天边开始亮了起来。在东方天际,山间、树梢全都像盖上了一层暗红色的轻纱。哦!是朝霞,太阳快出来了。
我连忙盯住了地平线,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大地被染成了金色;照耀着大树,树成了金色的;照着小动物,小动物也被染成了金色的;太阳像一个背着壳的蜗牛,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公园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泛起了金色的涟漪。太阳逐渐变成了火红色,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红色的太阳光,又掩住了金色的光芒,把原有的金色淹没了。突然间,“嗖”的一下,太阳完全蹦出来了,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天空从黑色变成了红黄相间的,旭日冉冉升起,光亮照得使人睁不开眼睛,多美的一刹那啊!
我爱日出,是它将原来漆黑的夜晚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早晨;是它将沉睡的万物从睡梦中叫醒;是它给了人们生命的希望。【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命题作文,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补全标题的内容,根据标题的内容进行描。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要描写的时间和地点即可。
过程:具体写出故事的经过,或者景色的具体特点。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即可。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