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天平的构造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事实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沟通的意识,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三、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冰块、塑料袋、橡皮泥、称量纸、橡皮筋、木块、多媒体。
四、相关资源PPT课件、
【教学实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p4、
【课堂活动】对物体进行分类、
【讨论活动】天平的构造、
【讨论活动】物体的质量是否与形状、物态关系、位置有关。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教师在课件上展示铁钉、铁锤、玻璃杯、琉璃球,教室中的桌子、椅子,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物体分类活动。
【师】这些东西它们的形状、大小、用途等等都不一样,我们把它们叫做物体,铁钉是一个物体、玻璃杯也是一个物体。那么这些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呢?
【生】铁钉、铁锤和铁片是用铁做成的,桌子、椅子是用木材做成的,玻璃杯和玻璃球都是玻璃做成的。
【师】像铁、木材、玻璃这种能构成物体的材料我们叫物质,铁钉、铁锤和铁片虽然是不同的物体,但它们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师】物体是指具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体积的实物,而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那么铁钉、铁片和铁锤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们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它们的用途也不相同;它们所含铁的多少不同。
【新知讲解】
1.质量
【师】铁锤和铁钉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同样的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都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 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因此一把铁锤的质量比一颗铁钉的质量要大。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了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等。
(2)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千进位)
1 t=1000 kg 1 kg=1 000 g 1 g=1 000 mg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质量的换算关系和利用长度的换算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目;
2.4t=________Kg 0.16Kg=________g 15mg=________g
(3)认识一些物体的质量 学生阅读教材中“小资料”,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并让学生根据桌上提供的物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质量。请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填出下列物体的单位。
(1)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 50 ________
(2)一枚 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6 ________
(3)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 ________
(4)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 6 ________
3.质量的测量
(1)认识天平的结构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杆秤、台秤、电子弹簧秤、磅秤、杆秤等。
【师】实验室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什么?
【生】托盘天平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源,思考三个问题:
①天平的各部分的结构;②天平使用中时的注意事项;③天平的使用步骤。
(1)介绍: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者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时,就表示天平横梁平衡了,实际操作中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度。
(2)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②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在液体的称量中,应该先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再取下烧杯,盛上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最后利用差量法计算出水的质量。
(3)天平的使用步骤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拨:把游码拨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③调:往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⑤记: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等于被称量物体的质量。
⑥收:实验完毕,砝码立即收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处。
4. 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六幅图片,促使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形状、物态和空间位置变化有无关系?
[猜想]: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形状、物态和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器材]:托盘天平、冰块、橡皮泥、木块、塑料袋,橡皮筋。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的实验中,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用天平多次测量得到质量的大小;在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与物体的物态有关的实验中,观察记录不同时间冰块融化前后的质量大小;在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与位置有关系的实验中,改变木块的位置,通天平多次测量得到物体在不同位置下质量的数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数据进行加工,从而归纳科学规律,分析与论证通过平板上的全班讨论系统上传实验结果。
[分析和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的结论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_____________。
(1)我们组探究的是物体质量与形状的关系:当改变橡皮泥(填物体的名称)的形状,天平前后两次测出它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我们发现:物体的质量不会(会或不会)随其形状而改变。
(2)我们组探究的是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当改变冰块(填物体的名称)的物态,天平前后两次测出它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我们发现:物体的质量不会(会或不会)随其状态而改变。
(3)我们组探究的是物体质量与位置的关系:当改变木块(填物体的名称)的位置,天平前后两次测出它的质量分别是 __________和 。我们发现:物体的质量不会(会或不会)随其位置而改变。结论: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会或不会)随物体的 形状 、 物态、 位置 的改变而改变。[评估与交流]: 对于在科学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例如: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后,质量有稍许不同,这是因为存在实验误差,应该多做几次实验,从而减小实验误差。典型例题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5g B.50g C.500g D.5000g 答案:B
2.如图所示,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金属球的质量 m 为( )
A. 80g B.81.6g C.82g D. 78g答案:B3.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②①④⑤⑥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②①④③⑤⑥答案:D六、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探究了以下内容: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1)基本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 1 t=103kg ,1 g=10-3kg ,1 mg=10-6kg 。(3)性质: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3.测量:(1)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2)托盘天平的使用①方法:一放,二拨,三调,四称,五记,六收。②注意事项:称量、镊子、干燥、清洁七、板书设计第 1节质量
(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单位: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等。单位换算: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二)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 天平的使用方法:一放,二拨,三调,四称,五记,六收。(三)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它只与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有关系
课后反思
物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索科学问题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因为科学探究过程充满兴趣和挑战性,因此可以看出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所以本次实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但是不能忽略的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天平构造和使用方法理解不到位,实验操作习惯不是很好,例如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有一个小组没有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因此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核心内容的落实和实验细节上的引导。本节课程教学环节过度自然,层层深入,基于学生前认知水平,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经历阶段性、渐进的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有效发展了学生质疑创新、科学推理、解释和论证的科学思维和及科学探究能力。因为本节课时间较短,课堂后半部分内容稍显急促,提醒我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争取将更加高效的将课堂展现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