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四章4~5节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精选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四章4~5节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精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0-01 12: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上第四章4~5节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1、(2007金20).某同学想用一只“1.5V、5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采用电压为6V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1Ω/㎝”的电阻线。该同学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 )
A.应并联一段20㎝长的电阻线 B.应串联一段20㎝长的电阻线
C.应并联一段15㎝长的电阻线 D.应串联一段15㎝长的电阻线
2、(2007湖7)滑动变阻器改变阻值的本质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 ( )
A.长度 B.横截面积 C.材料 D.温度
3、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闭合开关S,三只电表均有示数。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B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C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小
D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4、(2007温4)一些实验仪器具有调节作用。下列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接线方式不同,其中对电路能起调节作用的是 A( )
5、(2008衢5)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会变成零,成为超导体。如果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常温超导体可用来制作 ( )
A.白炽灯的灯丝 D.电炉丝 C输电导线 D.保险丝
6、(2008衢10)如图表示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
A.导体的电阻为6欧
B.导体的电阻为1.5欧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7、(09浙义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D( )
8、(2010温州10)如图所示,该电表的示数是 ( )
A.4.00伏 B.0.90伏
C.4. 50安 D.0.90安
9、(09浙湖19)小明观察了市场上自动测高仪后,设计了以下四个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其中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B( )
10、(2013宁波-3)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m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
C.人体的安全电压是220V 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
11、(2013绍兴卷-17)如图所示的台秤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能满足“物体质量增大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示也增大”要求的是 D( )21*y
12、(2013温州卷-17)下列电表示数为1.4伏的是 ( D )21
二、简答题
13、(2013宁波-22)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上的一个接线柱。螺母上的棱,能 手指 与螺母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止打滑;其中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斜面缠绕在圆柱体上,所以使用时可以 (填“省力”或“省距离”);要拧紧导线,应该按 时针方向转动螺母。
增大、省力、顺时针
14、(2013湖州卷-26)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泡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    (选填“a”、“b”、“c”或“a、c”)和灯泡    联后接入电路中。
2bc 串联1*BB
15、(2013温州-27)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等,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小明想验证石墨的导电性,设计了下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变_________
(2)钻石是一类金刚石,其璀璨夺目的效果离不开切割加工技术.下图乙是不同加工方式所得的钻石样品及其检验的光路示意图.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从正面观察,哪种钻石样品最亮?请对此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大
(2)A, 同样的入射光经样品A 多次反射和折射后,从正面射出的光最强
三、探究题
16、(2007温31)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电流的大小会影响电阻的温度,那么小灯泡的电阻大小与通过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小亮选择一个规格为“4.8V”的小灯泡,按如下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
(1)分析下表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越大,其电阻就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1 1.5 2.0 2.5 3.0
电流/A 0.20 0.26 0.30 0.34 0.37
电阻/Ω 5.0 5.77 6.67 7.35 8.11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第 次实验小灯泡较亮;
(3)实验室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甲(15Ω 1A)、乙(20Ω 1.5A)、丙(30Ω 1A)。分析小亮的实验,你认为小亮选择了 滑动变阻器。
(1)越大;(2)4;(3)丙.
17、(2007衢27)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图示电路进行同一实验(其中a、b、c、d、e为滑动变阻器上五个间距相等的位置,a、e为滑动变阻器上的两个端点)。电源电压U=3V ,电阻R=1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Ω。首先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 ,然后闭合开关,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置于a、b、c、d、e五个位置,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不完全相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表一(第一实验组)
P的位置 a b c d e
电流表的示数(A) 0 0 1.00 1.50 3.00
表二(第二实验组)
P的位置 a b c X d e
电流表的示数(A) 0.60 0.75 1.00 1.50 3.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 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 段(从ab、bc、cd、de中选择)。
⑵表二中,滑片P在X (X是c、d之间的某一点)处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 。
(A) 0.70A (B) 0.85A (C)1.20A (D) 2.00A
(1)二,d-e;.
(2)D.
18、(2008金34)某校同学为了探究金属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蓄电池、两只电流表A1和A2(大量程均为0~0.6A)、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0=30欧、控温装置、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了有关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t/℃ 0 10 20 30 40 50
R0/欧 30 40 50 60 90 140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进行实物线路连接(控温装置未画出),现在还有一条导线没有连接, 在答题纸的图丙中,请你用钢笔或签字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连上。
(2)某次实验中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安。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在某一温度下,电流表Al的读数为0.26安,电流表A2的读数为0.18
安,此时金属热电阻的阻值为 欧。
(5)若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某一个电阻发生故障造成电流表A1有示数、电流表A2无示数,则发生的故障可能有 。
(1)A1由题目中的表盘知,A1选择0~0.6A量程,A1在干路上,连接在R2支路和R0支路的合点与电源负极之间,
合点在R2与R0的连接处,把R2或R0的左接线柱与电流表的“0.6”接线柱连接,如图:
(2)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28A.
(3)从表格分析,温度逐渐升高,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逐渐增大.
(4)67.5Ω.
(5)A1有示数,干路连通,A2无示数,要么R0的支路断路,要么R0整个支路短路.
19、(2012温州30)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导电液体在体积相同时,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于是选取一段可拉伸的乳胶管(乳胶管是绝缘体),灌满某种导电液体,两端用金属塞堵住管口,形成一段长为10厘米的封闭液柱。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材连接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保持12伏不变。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 端。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柱长度L/厘米 10 15 20 25
液柱电阻R/欧 300 670 1204 1870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9伏时,记录第1次电流表示数并计算出液柱的电阻。将乳胶管均匀拉长,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实验中第1次电流表的示数应是 安。
(3)查阅资料得知: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但是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液柱长度变为原来2倍时,其电阻大大超过原来的2倍。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
(1)A(或左)
(2)0. 03
(3)乳胶管被拉长的过程中液柱的横截面积变小,而横截面积变小也会导致液柱电阻变大
第27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