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知识巩固
朝 代 夏 商 西周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之君
重要史实
亡国原因
实行分封制
填写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表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阳城
夏王桀
启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桀奢侈,
统治残暴,
搜刮民财。
商汤
毫,后迁到殷
商纣王
盘庚迁殷、
武王伐纣
商纣王征伐,修筑豪华宫殿,赋税繁重,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周幽王昏庸无道、朝政腐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了解青铜工艺成就;
2、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认识生产力从磨制石器、骨器发展到青铜器和甲骨文的产生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时空观念:通过历史纪年和历史地图了解青铜器、甲骨文出现等历史知识。
3、史料实证:①四羊方尊、司母戊鼎见证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证据;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② 刻有文字的甲骨,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证据;反映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4、历史解释: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5、家国情怀:通过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创造发明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从而更加热爱祖国。通过学习制作青铜器的流程,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黄 河
黄 河
黄 河
渤 海
黄 海
济南
西安
银川
兰州
北京
甘肃齐家
文化遗址
山西襄汾
陶寺遗址
(距今约4000年)
铜镜
铜壁形器(距今4000多年)
1、左图中的铜镜和铜壁形器在哪里出土的?距今约多少年?这说明什么?
答:
①铜镜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
出土,铜壁形器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
②距今约4000多年。
③说明距今4000—5000多年,
我国黄河流域的青铜冶炼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从商朝以后,我国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阅读左边资料,说出我国青铜器数量是何时开始增多的?青铜器功能有什么变化?
答:
⑴ 商朝。
⑵ 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①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②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
家权力的象征。




斝( jiǎ )


盉(hé)


四羊方尊
夏朝
簋(guǐ)
商朝
西周
阅读课本P25相关史事,说出我国最早的青铜礼器出现在哪个朝代?商朝
时什么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用什么来区分贵族等级?
答:
① 最早的青铜礼器出现在夏朝。
② 商朝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
③ 西周区分贵族等级:
西周区分贵族等级的是青铜器鼎、簋的数量。
阅读课本P26第一段,回答问题:
⑴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状况?
⑵ 制作青铜器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铸造?
⑶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答:
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发展状况:
① 种类丰富;
② 数量众多;
③ 制作工艺高超。
⑵答:
①制作青铜器材料是:
铜、锡、铅
2.斧斤之齐:含铜 4/5;含锡1/5; 含铜量80%
3.戈戬之齐:含铜 3/4;含锡1/4; 含铜量75%

铸造青铜器铜、锡、铅的比例
制钟鼎:含铜 5/6;含锡1/6; 含铜量83.33%
制斧:含铜 4/5;含锡1/5; 含铜量80%
制矢(箭):含铜 3/5;含锡2/5; 含铜量60%
制鉴燧:含铜 1/2;含锡1/2; 含铜量50%以
制大刃:含铜 2/3;含锡1/3; 含铜量66.66%
制戈戬:含铜 3/4;含锡1/4; 含铜量75%
钟鼎
鉴燧

戈戬(jiǎn)


“泥范铸造法”
阅读课本P26第一段,回答问题:
⑴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状况?
⑵ 制作青铜器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铸造?
⑶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答:
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发展状况:
① 种类丰富;
② 数量众多;
③ 制作工艺高超。
⑵答:
①制作青铜器材料是:
铜、锡、铅
②铸造青铜器的方法:
⑤浇
铸金属
①制模















⑦打













芯拼

通气孔
灌浇孔
“泥范铸造法”
阅读课本P26第一段,回答问题:
⑴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状况?
⑵ 制作青铜器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铸造?
⑶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答:
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发展状况:
① 种类丰富;
② 数量众多;
③ 制作工艺高超。
⑵答:
①制作青铜器材料是:
铜、锡、铅
②铸造青铜器的方法:




“泥范铸造法”
阅读课本P26第一段,回答问题:
⑴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状况?
⑵ 制作青铜器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铸造?
⑶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答:
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发展状况:
① 种类丰富;
② 数量众多;
③ 制作工艺高超。
⑵答:
①制作青铜器材料是:
铜、锡、铅
②铸造青铜器的方法:
③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利簋及铭文
青铜树
金杖
青铜人像
青铜面具
三星堆遗址出土物品
比较左右两幅图中青铜器各有什么特点?根据P26的注释②,说出左图的文物价值?
答:
中原青铜器
答:
中原青铜器气魄沉雄,器形凝重,纹饰华美。三星堆青铜器形象怪异,轮廓分明、突出、夸张、精巧。
文物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甲骨文记事
龟甲
兽骨
兽骨
1、左图中的文字是刻在哪里的,这种文字称为什么?请给这种文字下定义?
答:
①刻在龟甲、兽骨上。
②甲骨文。
③ 定义:
据考古发现这些文字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
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最早发现甲骨文是何时谁发现的?
答:
①1899年
②王懿荣
相关史事
相传,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荣得了病,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山 东
河 南
北京
黄 河
淮 河
长 江
甲骨文主要地点分布
甲骨文出土地点


郑州
西安
扶凤
岐山
恒台
邢台
洪洞
渤 海
黄 海
安阳殷墟
西
3、阅读左图,说出甲骨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答:
河南安阳殷墟、
商周时期
4、阅读课本P26最后一段,说出这些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
答:
山东。
陕西、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阅读左边资料回答问题: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哪些内容? 它的地位如何?对我国有什么影响?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答:
① 甲骨文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② 甲骨文的地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③ 甲骨文的影响: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④甲骨文的发现说明: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说出左图中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造字方法:
答: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象形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假借是指借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2、阅读课本P27最后一段,说出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最为进步的造字 方法是什么?
答:
① 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象形造字法
② 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是形声造字法
3、通过甲骨文的认识,你认为甲骨文与汉字有什么联系?
答:
甲骨文与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金文
知识拓展
金文
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
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
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又因多是铸刻在钟、鼎之
上,故又称为钟鼎文、铭
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
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
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
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
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西周毛公鼎及铭文
阅读P28“知识拓展”,说出什么是金文?它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答:
①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中鼎文或铭文
② 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
商代蜀文化
的杰出作品
青铜立人像
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的文明
意义
青铜器与
甲骨文
甲骨文
含义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
殷墟(河南安阳)
意义
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特征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铜器
商周发展水平
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代表
司母戊鼎
地位
目前世界上已发的最大的青铜器
作用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
金文
含义
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课堂小结
代表
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选择题:
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史前时代 B.夏、商、西周时代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课堂练习
B
2.《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下列古代器物中,出土于湖南境内且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
C
司母戊鼎
毛公鼎
人面鱼纹盆
兵马俑
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可见鼎( )
A.在商朝开始出现 B.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C.只能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 D.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B
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金文 B.拉丁文
C.小篆 D.甲骨文
D
5.学了本课后,小明想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
他应该去河南的哪个地方( )
A.南阳 B.安阳
C.洛阳 D.濮阳
B
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青铜或铁器上
C.竹简或木犊上 D.丝帛或麻布上
A
课后活动P26
1.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夏、商、
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夏代青铜器
周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课堂训练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权力的大小的等级界限。
课堂作业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山 东
河 南
北京
黄 河
淮 河
长 江
甲骨文主要地点分布
甲骨文出土地点


郑州
西安
扶凤
岐山
恒台
邢台
洪洞
渤 海
黄 海
西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骨文名称的由来。
(2)最先被发现的甲骨文出士于河南的什么地方?请在图中红框内填出这个地名。
(3)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概括甲骨文主要出上地点的分布特晨,并分析其成因。
观察地图完成作业
答: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山 东
河 南
北京
黄 河
淮 河
长 江
甲骨文主要地点分布
甲骨文出土地点


郑州
西安
扶凤
岐山
恒台
邢台
洪洞
渤 海
黄 海
西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骨文名称的由来。
(2)最先被发现的甲骨文出士于河南的什么地方?请在图中红框内填出这个地名。
(3)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概括甲骨文主要出上地点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观察地图完成作业
答:
河南安阳殷墟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商周时期的统治中心。
1、作出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图。
2、说出从原始社会到西周所产生的各种制度。
3、以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依据作出从原始社会到西周共经过时代图。
课后作业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