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检测(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检测(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00: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检测
姓名: 分数 0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54分)
1.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百草园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田园生态系统 D.自然生态系统
2.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结构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的过程
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C.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D.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向下一营养级
4.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B.生态系统不断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和物质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5.下列对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6.下图为某牧场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E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蝗虫、鼠的能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蛇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B.该牧场所有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能量为E
C.牲畜能获得E的10%~20%左右
D.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分解者
7.如图所示,不属于A所示营养级的能量去路的是( )
A. 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B. 被B营养级生物同化
C. 被分解者分解
D. 被B营养级生物摄入
8.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主要是水稻和少量杂草,存在的动物有一些昆虫和一些田螺等,其中田螺以一些就近的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为食。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完成了碳循环等物质循环过程
B.田螺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被水稻和杂草等植物所利用
C.田螺的生命活动伴随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D.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其中草食性动物摄入量为7.50×108J·m-2·a-1,肉食性动物甲同化能量为2.25×107J·m-2·a-1,①和②是生物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生产者,②是分解者,两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B.X指的是热能,肉食性动物乙的营养级最高,其释放的热能也最多
C.肉食性动物乙属于三级消费者,由草食性动物到甲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3%
D.肉食性动物甲的数量降低时,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乙的数量也下降
10.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
B.碳元素通过①进入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C.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不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含碳无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11.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的意思是工厂、企业等团体和个人,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实现CO2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
B.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进行基本的碳循环
12.昆虫等动物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在同种生物的两性之间互通性信息,引诱异性来交配。根据这一原理,研究人员利用活雌虫、性外激素粗提物或其类似物作诱饵来防治害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诱杀雄虫能使性别比例失衡进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性外激素互通性信息有利于昆虫种群的繁衍
C.性外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在个体间传递信息
D.利用性外激素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13.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同化1 kJ的能量,求丙需同化的能量为 (  )
A.550 kJ B.500 kJ
C.400 kJ D.100 kJ
14.为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
A. 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
B. 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 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D. 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落叶腐烂情况
15.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保持原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
B.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D.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组分,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好措施
16.(不定项)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仅有一条食物链b→c→d→e
B. c、d和e的存在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d小型食肉类同化的能量大部分流向了e类群
D. 各生物成分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17.(不定项)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最少
B. 丙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甲
C.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D.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8.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相反关系
C.本图不能表示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D.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二、填空题(共46分,每空2分)
19.(11分)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丁代表的内容: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能量流经乙和丙两个营养级的去路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有通过____________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____________,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的部分。
20.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使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1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分析图示可知,C代表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该碳元素流入大气中的过程有    (填数字)。
(2)恢复后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马尾松受侵害后产生挥发性物质,引来松毛虫的天敌赤眼蜂,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4分)。
(3)澳大利亚气候干旱而炎热,易发生森林火灾。研究发现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中,桉树能比其他植物抢先一步,在很短时间内重新恢复生机。桉树在森林火灾后更具竞争优势,与它有关的特性可能有    。
A.桉树油脂含量高,易燃;
B.桉树恢复快,生长迅速;
C.桉树的天敌较少;
D.桉树的种子十分坚固,不易发芽,但大火燃烧之后,反而容易发芽;
E.过火后,桉树很多枝干依然可以发芽
但其他多数乔木死亡或树根才可以发芽。根据桉树的特性分析,澳大利亚森林经常发生火灾,长此以往,森林生态系统的      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4分)。
(4)大兴安岭地区火灾之后群落发生着次生演替,直至恢复原状。再该过程中,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生态环境逐渐发生改变。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这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附加题(8分)
21.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回答下列问题:
(1)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是    ×103 kJ/(m2·a)。
(2)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是    ×103 kJ/(m2·a)。
(3)生产者的同化量是    ×103 kJ/(m2·a)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103 kJ/(m2·a)
参考答案
BCCBA ADAAC CCAAA (ACD) (B) (ABC)
19.(1)呼吸作用 分解者
(2)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不可逆转的
(3)丙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去路
(4)呼吸作用 分解者
(5)能量流动 对人类最有益
20.(1)分解者 ①④⑩
(2)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BCDE 自我调节 桉树会成为生产者中优势物种,导致植物种类减少,动物种类减少,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
(4)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21. 7.5,16,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