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花》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线字注音:
嗅闻 衍那 花瓣 。
2.解释词语
向神祝告祈福: 。
不被人发现的笑: 。
3.发挥想象,仿写词语:
例如: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 , → , → , →茶
月亮→ , → , → , →花
4.加线字注音:
沐浴 匿笑 祷告 。
5.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①冬天像
②老师的话像
③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6.根据意思写词语: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
闻(气味)。 。
7.病句修改。
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
②在鸟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③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④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9.句子仿写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这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 ,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10.读课文《金色花》,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
C.赞美孩子的可爱。
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11.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 还是去深圳旅游
D.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1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
二、能力提升
14.解释词语:
匿: 。
祷告: 。
15.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妈妈的生日,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满怀爱意?
16.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写出一句。
17.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18.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19.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0.《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文学家 (姓名)。
21.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2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23.填空
金色花: 圣树,开 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三、阅读题
24.阅读训练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的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作者:蓝兮,选自《散文》)
(1)第四自然段中,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等花草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25.阅读训练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xiù;yǎn;bàn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金色花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嗅”读“xiù”而不是choù,“衍(yǎn)”注意声母。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2.【答案】祷告;匿笑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
【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
3.【答案】主人;主人;客人 客人;喝水 喝水;茶;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知识点】造句式仿写;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
【点评】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4.【答案】mù;yù;nì;dǎo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金色花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沐浴”的声母,“祷”的声母是“d”,不要写成“sh”。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5.【答案】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金色花
【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把句子写完整且与上下文衔接起来即可。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6.【答案】沐浴;嗅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7.【答案】昆明的三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知识点】金色花;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前后不搭配:应改为"昆明的三月”。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8.【答案】②④①③
【知识点】句子排序;金色花
【解析】【分析】先用黑头莺的叫声特点引出说明对象黑头莺,再分别从叫的时段长久和叫的声音美妙两方面说明,叫声美妙方面又是先描述,后想象。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9.【答案】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金色花
【解析】【分析】仿写语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和谐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10.【答案】B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故选B。
【点评】泰戈尔的想像新奇而美妙,体会想象的妙处。
11.【答案】C
【知识点】逗号;金色花
【解析】【分析】C句中第二个问号应为逗号,因为问的内容还没结束。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内容清楚,易于判断标点符号。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标号符号,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不要硬记,要在语境中熟悉它们,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
12.【答案】D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俎代庖”,C“良莠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3.【答案】D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ABC写出了还得可爱,这是作者的想象,D项是实写,故选D。
【点评】体会想象给人带来的美感,比喻的美妙。
14.【答案】隐藏,不让人知道。;向神祈求保佑.。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词语运用是积累运用中的常考点,只要学生在平时注意用语的规范,做到正确使用,并在运用时注意辨别比较,就一定能突破这一题型。
【点评】结合句子的结构,感彩及搭配关系等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明确成语误用的原因有: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范围不当,逻辑脱节,句式不合,敬谦错位,词性误用。
15.【答案】在贺卡或明信片上写上:我love爸爸妈妈!
【知识点】金色花;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给爸爸或妈妈的生日祝福,写出你的祝福语,表达对爸爸或妈妈的感激或爱戴之情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题干来拟写,语言通顺即可。
16.【答案】示例:“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
【知识点】金色花;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诗句的积累能力。所写诗句只要是写母爱的均可,不要出现错别字。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要求围绕题干拟写。
17.【答案】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分析此句要结合上文句子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
【点评】解答此题善于从上下文找答案,找解题思路。
18.【答案】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点评】解答此题结合文章所抒发的感情入手。
19.【答案】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知识点】金色花;虚实结合;比喻
【解析】【分析】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点评】体会想象的魅力。
20.【答案】印度;泰戈尔
【知识点】金色花;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泰戈尔的相关常识,他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21.【答案】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孝顺机灵、天生善良。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知识点】金色花;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孩子们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从这些看出孩子的特点,这个故事写出了母亲以亲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无私伟大、甘于牺牲、不辞劳苦的品质。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要认真阅读文章,还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
22.【答案】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做祷告时,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书时,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去牛棚时。
【点评】理解句子意思结合相关段落,相关句子。
23.【答案】印度;金黄色
【知识点】国外文学作品;金色花
【解析】【分析】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点评】解答本题应多些课外知识的掌握。
24.【答案】(1)外表丑陋却很倔强(或不美不雅却不易于生活);外表美雅却很娇贵(或既美又雅却不易生活)(意思对即可)。
(2)仙人掌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是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很不容易,所以说“酸楚”;作者在仙人掌开花之前,曾厌恶讥笑它的丑陋,只重视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1) “分别”就是要依次写出“仙人掌”和其他花草的特点;“概括”就是说语言要简练,一般不是直接把文章中描写的句子抄过来;“开花前”这是个表示时间特性的词语,读懂这个词语,找出各自的特点就更容易;“特点”这个词语是本题的关键之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人理解很片面,常常只看到花儿的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此处的“特点”一定要理解全面,既概括出花儿的外在特点,又概括出花儿的内在特点(2)要解决第一问必须紧紧抓住“酸楚”一词,联系文章上文第10节最后一句话可知:酸楚的原因在于,作者感受到了仙人掌开出金色花实在不容易,因为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所以为仙人掌的行为而酸楚。而有的学生写成“因为在仙人掌开花前,作者曾赞美它丑,不喜欢它”显然没有把“酸楚”一词理解透。同理,第二问解决的关键在于理解“浅薄庸俗”一词。之所以作者会感到自己“浅薄庸俗”,联系上文第6节“觉得它丑”和第10节“倾注全部心血开出了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可以知道作者意识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片面和曲解──只重视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的精神。
【点评】(1)解答此题要抓住“分别”、“概括”、“开花前”、“特点”四个关键词”。(2)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词语来理解。
25.【答案】(1)排比;拟人。
(2)C
【知识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金色花
【解析】【分析】“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
【点评】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语言的美。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花》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线字注音:
嗅闻 衍那 花瓣 。
【答案】xiù;yǎn;bàn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金色花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嗅”读“xiù”而不是choù,“衍(yǎn)”注意声母。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2.解释词语
向神祝告祈福: 。
不被人发现的笑: 。
【答案】祷告;匿笑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
【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
3.发挥想象,仿写词语:
例如: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 , → , → , →茶
月亮→ , → , → , →花
【答案】主人;主人;客人 客人;喝水 喝水;茶;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知识点】造句式仿写;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
【点评】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4.加线字注音:
沐浴 匿笑 祷告 。
【答案】mù;yù;nì;dǎo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金色花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沐浴”的声母,“祷”的声母是“d”,不要写成“sh”。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5.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①冬天像
②老师的话像
③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答案】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金色花
【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把句子写完整且与上下文衔接起来即可。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6.根据意思写词语: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
闻(气味)。 。
【答案】沐浴;嗅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7.病句修改。
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
【答案】昆明的三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知识点】金色花;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前后不搭配:应改为"昆明的三月”。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
②在鸟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③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④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答案】②④①③
【知识点】句子排序;金色花
【解析】【分析】先用黑头莺的叫声特点引出说明对象黑头莺,再分别从叫的时段长久和叫的声音美妙两方面说明,叫声美妙方面又是先描述,后想象。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9.句子仿写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这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 ,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答案】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金色花
【解析】【分析】仿写语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和谐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10.读课文《金色花》,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
C.赞美孩子的可爱。
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答案】B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故选B。
【点评】泰戈尔的想像新奇而美妙,体会想象的妙处。
11.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 还是去深圳旅游
D.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答案】C
【知识点】逗号;金色花
【解析】【分析】C句中第二个问号应为逗号,因为问的内容还没结束。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内容清楚,易于判断标点符号。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标号符号,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不要硬记,要在语境中熟悉它们,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
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答案】D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俎代庖”,C“良莠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
【答案】D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ABC写出了还得可爱,这是作者的想象,D项是实写,故选D。
【点评】体会想象给人带来的美感,比喻的美妙。
二、能力提升
14.解释词语:
匿: 。
祷告: 。
【答案】隐藏,不让人知道。;向神祈求保佑.。
【知识点】词义理解;金色花
【解析】【分析】词语运用是积累运用中的常考点,只要学生在平时注意用语的规范,做到正确使用,并在运用时注意辨别比较,就一定能突破这一题型。
【点评】结合句子的结构,感彩及搭配关系等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明确成语误用的原因有: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范围不当,逻辑脱节,句式不合,敬谦错位,词性误用。
15.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妈妈的生日,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满怀爱意?
【答案】在贺卡或明信片上写上:我love爸爸妈妈!
【知识点】金色花;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给爸爸或妈妈的生日祝福,写出你的祝福语,表达对爸爸或妈妈的感激或爱戴之情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题干来拟写,语言通顺即可。
16.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写出一句。
【答案】示例:“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
【知识点】金色花;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诗句的积累能力。所写诗句只要是写母爱的均可,不要出现错别字。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要求围绕题干拟写。
17.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答案】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分析此句要结合上文句子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
【点评】解答此题善于从上下文找答案,找解题思路。
18.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答案】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点评】解答此题结合文章所抒发的感情入手。
19.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答案】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知识点】金色花;虚实结合;比喻
【解析】【分析】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点评】体会想象的魅力。
20.《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文学家 (姓名)。
【答案】印度;泰戈尔
【知识点】金色花;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泰戈尔的相关常识,他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21.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答案】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孝顺机灵、天生善良。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知识点】金色花;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孩子们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从这些看出孩子的特点,这个故事写出了母亲以亲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无私伟大、甘于牺牲、不辞劳苦的品质。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要认真阅读文章,还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
2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答案】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做祷告时,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书时,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去牛棚时。
【点评】理解句子意思结合相关段落,相关句子。
23.填空
金色花: 圣树,开 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答案】印度;金黄色
【知识点】国外文学作品;金色花
【解析】【分析】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点评】解答本题应多些课外知识的掌握。
三、阅读题
24.阅读训练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的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作者:蓝兮,选自《散文》)
(1)第四自然段中,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等花草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答案】(1)外表丑陋却很倔强(或不美不雅却不易于生活);外表美雅却很娇贵(或既美又雅却不易生活)(意思对即可)。
(2)仙人掌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是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很不容易,所以说“酸楚”;作者在仙人掌开花之前,曾厌恶讥笑它的丑陋,只重视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金色花;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1) “分别”就是要依次写出“仙人掌”和其他花草的特点;“概括”就是说语言要简练,一般不是直接把文章中描写的句子抄过来;“开花前”这是个表示时间特性的词语,读懂这个词语,找出各自的特点就更容易;“特点”这个词语是本题的关键之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人理解很片面,常常只看到花儿的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此处的“特点”一定要理解全面,既概括出花儿的外在特点,又概括出花儿的内在特点(2)要解决第一问必须紧紧抓住“酸楚”一词,联系文章上文第10节最后一句话可知:酸楚的原因在于,作者感受到了仙人掌开出金色花实在不容易,因为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所以为仙人掌的行为而酸楚。而有的学生写成“因为在仙人掌开花前,作者曾赞美它丑,不喜欢它”显然没有把“酸楚”一词理解透。同理,第二问解决的关键在于理解“浅薄庸俗”一词。之所以作者会感到自己“浅薄庸俗”,联系上文第6节“觉得它丑”和第10节“倾注全部心血开出了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可以知道作者意识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片面和曲解──只重视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的精神。
【点评】(1)解答此题要抓住“分别”、“概括”、“开花前”、“特点”四个关键词”。(2)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词语来理解。
25.阅读训练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答案】(1)排比;拟人。
(2)C
【知识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金色花
【解析】【分析】“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
【点评】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语言的美。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