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4 20: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散步》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技巧。
2.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4.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背诵《游子吟》。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 …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二、介绍作者
三、生字词教学
音:一霎 粼粼
义:分歧 各得其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散步),讲解线索的相关知识。
2.标题《散步》的作用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抢答:(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
(3)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儿子、妻子
(4)散步发生了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谁来解决分歧?我
(6)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7)我要如何解决?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8)最后是如何选择的?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9)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4.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母子情 夫妻情 祖孙情——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探究美点:
默读课文,说说你找到了文章的哪些美点?
1.写景美2.手法美3.人性美……
(一)找出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好?有怎样的作用?
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说说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讲解以小见大的手法:分歧、责任、决定、整个世界
细节描写的手法
文章体现了怎样的人性美?
我: 孝顺善良,有责任感、 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我的母亲: 慈祥善良亲切、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我的妻子: 温柔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我的儿子:聪明活泼可爱、懂事乖巧
二、亲情实践: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脚、揉肩、陪父母散步、做饭、洗衣服……
三、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话
示例1: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 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课堂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