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word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09: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必修1生物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D.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糖蛋白和糖脂
B.不同的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相同的蛋白质
C.变形虫的运动主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D.病毒识别宿主细胞依赖细胞膜表面受体
3.下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f能合成性激素
C.图中q是指线粒体外膜
D.图中m也能合成ATP
4.下列物质不属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是( )
A.磷脂 B.糖类 C.核酸 D.蛋白质
5.下列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A.抗体 B.血红蛋白 C.胰岛素 D.胃蛋白酶
6.细胞内运输物质的具膜囊泡可以与细胞膜融合,由此可以推测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
A.脂肪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磷酸 C.脂质和蛋白质 D.多糖和脂质
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核膜与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
C.细胞核是DNA分布的主要场所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8.下列有关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B.蛋白质均匀分布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C.高尔基体膜向内连接核膜向外连接细胞膜
D.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9.如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式图,图中序号与其所示化合物正确对应的( )
A.①脂肪酸 B.②磷脂 C.③脂蛋白 D.④蛋白质
10.“骨架或支架”常形容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都是以若干个连续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多聚体”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在其上的分布是不均匀
C.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1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使得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C.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D.细胞内的溶酶体被破坏后,释放的水解酶可能会破坏细胞结构
1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其形式很多,模型的建构可以使生物事实直观化、简单化。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一种物理模型
B.建构模型前需要对细胞的结构充分了解,明确细胞结构的体积、数量、分布等
C.建构模型时应该遵循先细节后框架、先小后大、由里及表的原则
D.模型建构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完善,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考虑美观与否
13.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
A.在活细胞内呈透明的胶质状态
B.在活细胞内呈特定颜色的电解质溶液状态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等组成
D.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14.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否则叶绿体的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
B.与老化黑藻叶片相比,新鲜幼嫩叶片更易观察到胞质环流现象
C.由于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的代谢速率快,因此动物细胞更适合观察细胞质的环流现象
D.温度会影响细胞质的环流速度
15.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不一定有此支架
C.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能量转换有关
D.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二、多选题
16.为探究生物膜的透性,某同学将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小时,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度(吸光度大小反映花青素含量多少),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甜菜细胞膜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透性大大增加
D.甜菜细胞膜在10~50℃间流动性能力保持不变
17.一种新的制药工艺是:根据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制成很小的小球,让这些小球包裹着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关于该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和磷酸等物质组成
B.若是用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药物,则该药物是脂溶性的
C.通过该技术将不易进入细胞的药物送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D.将特定抗原结合在磷脂小球表面,可利用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制造靶向药物
1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时,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
B.成熟番茄细胞液中虽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不宜用做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C.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将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也会发生质壁分离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实际上是逆时针流动
三、解答题
19. 下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3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存在形式可能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图中结构1是________,该结构表面通常附着的细胞器是________,以上结构关系有利于________的合成与加工。
(3)图中结构4是________,该结构与某种________的合成有关。图中结构2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0. 观察下列细胞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结构需要用_____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是____细胞结构,其判断依据是图中具有细胞器[____](填标号)。
(2)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两种类型的细胞,两者均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名称),乙为________细胞。
(3)根据表格中对细胞结构功能的描述,填表:
功能 结构标号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 [ ]
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及脂质合成有关 [ ]
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及衰老无用的细胞器碎片 [ ]
(4)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图1为光镜下的显微照片,图2为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________。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进出细胞。
(2)若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则X/Y值越________;若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低,则X/Y值越________。
(3)图1和图2哪一个属于物理模型:________。
22. 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
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1)囊泡等结构不是凭空漂浮在细胞质基质中,而是在细胞骨架上运输。细胞骨架的成分是________,细胞骨架也为各种细胞器提供了附着位点,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多种蛋白质上会形成M6P 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这种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据此推测,具有M6P标志的蛋白质最终可能会成为______。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3)用PO2溶酶体pH荧光探针检测到溶酶体pH为5左右,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分解吞噬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不直接相通,通过COPⅠ和COPⅡ运输物质,这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的作用是可以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这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3. 细胞自噬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其机理是通过溶酶体对细胞中受损或衰老的细胞结构进行分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内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及数量明显多于外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自噬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溶酶体中的______________,其分解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性与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有关。
(3)酵母菌细胞的液泡和人体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相似,科学家以突变型酵母菌(液泡内缺乏降解酶)和普通型酵母菌为材料,研究液泡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型酵母菌作为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型酵母菌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饥饿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型酵母菌细胞中会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在液泡的现象。据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DAACBCDDDBBCBCC
二、多选题
16.B,C【解答】
解:A.花青素不能通过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膜,当细胞膜失去活性后称为全透性,花青素进入蒸馏水是简单扩散,A错误;
B.生物膜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甜菜细胞膜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透性大大增加,C正确;D.由于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增大,因此甜菜细胞膜在10~50℃间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错误。
17.A,C,D【解答】
解:A.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物质组成,A错误。
B.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若是用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药物,在内环境中运输药物时,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因此位于其中被包裹的药物应该是脂溶性的,B正确。
C.磷脂小球将药物送入细胞,运输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将特定抗体结合在磷脂小球表面,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制造靶向药物,D错误。
18.B,C【解答】
解:A.叶绿体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成熟番茄细胞液含有色素,不适合用来检测还原糖,B正确。
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由于液泡透明,需将视野调暗才可能观察到,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实际上细胞质也是顺时针流动,D错误。
故选:BC。
三、解答题
19.(1)不同
(2)内质网,核糖体,蛋白质
(3)核仁,RNA,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答】
解:(1)结构3在细胞分裂间期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在分裂期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即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存在形式可能不同。
(2)图中结构1是内质网,内质网上常附着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3)图中结构4是核仁,该结构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膜不连续,故结构2是核孔,其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0.(1)电子,动物,②
(2)核糖体,原核
(3)⑤,③,⑥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答】
解:图甲: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核膜、核仁、溶酶体和核糖体,为高等动物细胞;图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
(1)图示能够看见核糖体等亚显微结构,应该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由于细胞中有②中心体,没有细胞壁,说明该细胞是动物细胞。
(2)根据分析可知,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者均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图乙所示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3)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图甲中的⑤核仁;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及脂质合成有关的结构是图甲中的③内质网;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及衰老无用的细胞器碎片的结构是图甲中的⑥溶酶体。
(4)细胞核的功能为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1.(1)原生质层,磷脂双分子层和水通道(或磷脂双分子层)
(2)大,小
(3)图2
【解答】
解:(1)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和水通道进出细胞。
(2)若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即X值越大,因此X/Y值越大;若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低,在相同的蔗糖溶液中失水就越多,即X值越小,则X/Y值越小。
(3)图2属于物理模型,因为图2是细胞模式图,而图1是显微照片,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
22.(1)蛋白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多种水解酶,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4)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解答】
解:(1)细胞骨架指的是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加工、运输,线粒体——提供能量。
(2)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多种物质。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3)溶酶体中的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易于分解。
(4)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23.(1)内膜面积大于外膜,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多种水解
酶,在细胞内被利用或排出细胞外
(2)膜的流动性,磷脂和蛋白质
(3)突变,普通,突变,增强
【解答】
解:(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内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及数量明显多于外膜,原因是内膜面积大于外膜,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自噬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其分解产物的去向是在细胞内被利用或排出细胞外。
(2)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这种特性与膜上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3)酵母菌细胞的液泡和人体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相似,科学家以突变型酵母菌(液泡内缺乏降解酶)和普通型酵母菌为材料,研究液泡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其中以突变型酵母菌作为实验组,普通型酵母菌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饥饿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突变型酵母菌细胞中会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在液泡的现象。据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