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上 5.1圆的认识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上 5.1圆的认识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08: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圆的认识 教师姓名
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 六年级
二、作品介绍本节课借助微课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从数学的本质角度认识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对于圆心、半径的作用及同一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的学习,我们通过几何画板、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对圆的特征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概念体系。在练习环节,还借助网络平台设置选做题,供优生选择,不浪费优生课堂时间,还设置了课后拓展并提供微课指导,让学生随时随地多次借助微课进行数学学习,体现移动互联的个性化特点。
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圆,知道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试着用圆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对圆已经有了初步感知,但都是直观的表象。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开始正式学习圆的有关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的本质特征。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同一圆中半径、直径的特征关系。难点:理解圆的基本特征。措施:(1)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部分功能突出圆的基本特征。(2)利用小组合作、操作探究揭示同一圆中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课前导学感知圆 00:00--00:50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想出各种办法得到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实物画圆的局限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1.感知圆。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寻找生活中的圆,拍照上传至互动讨论区并说说哪个面是圆 2.尝试画圆。学习要求:(1)尝试用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来画圆,并展示汇报画圆的方法。(2)把圆纸片剪下来。 1.寻找生活中的圆,拍照上传至互动讨论区。2.尝试用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来画圆,并展示汇报画圆的方法。 平板进行课前导学
动手操作学画圆 00:51--05:22 让学生用圆规试着画圆,尊重学生的画圆经验,初步体验圆规画圆的过程,并用微课协助教学,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1.尝试圆规画圆。2.微课修正画法。 1.尝试圆规画圆2.微课修正画法 借助微课协助教学,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自学微课认识圆 05:23--12:41 1.利用微课进行自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可以多看几次微课以跟上进度。2.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演示,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1.观看微课: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习要求(1)观看微课,认识圆各部分名称。(2)在所画的圆上标注圆心(O)、半径(r)和直径(d)2.学生汇报认识的名称并说一说是怎么画的。3.完成练习: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4.探究圆的大小,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几何画板操作)得出结论: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1.观看微课: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2.汇报认识的名称并说一说是怎么画的。3.平板完成练习: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1.微课自学,体现个性化的特点。2.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演示,突出圆的位置,大小的变化及内在原因。
合作学习探究圆 12:42--27:37 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条数以及半径和直径间的关系等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习惯,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逐步形成系统、科学的概念体系 1.利用课前剪好的圆纸片或者画的圆,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或者用几何画板来探究半径直径的特点和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喜欢的方法 :(1)折一折:把圆片进行重合对折,多操作几次。(2)画一画和量一量:画出半径、直径,再量一量(3)探一探:利用几何画板来进行研究。要求:选择一种方法探究并填好研究报告,组长把小组“研究报告”拍照上存。2.总结:通过刚才的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我们得到了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强调在同一圆中) 利用课前剪好的圆纸片或者画的圆,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或者用几何画板来探究半径直径的特点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1.利用几何画板探究规律。2.利用平板的小组研讨功能,让学生自由讨论,不仅能跟自己小组的成员进行思维碰撞还可以跟全班的同学进行思想交流,提高交流的效果。
练习检测拓展延伸 27:38--35:00 练习检测利用平台实时反馈,及时掌握学情,并给于后进生提供帮助。 1.车轮为什么是圆的?(flash动画展示)2.判断题。(提供选做题)(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2)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3)圆的直径都相等。 3.填空题(单位:厘米)(提供选做题)直径220半径1.5 平板完成相应练习 1.利用Aischool平台实时反馈功能,及时掌握学情。2.flash动画操作让学生发现车轮是圆形的原因。3.利用Aischool平台设置选做题,不浪费优生课堂的时间。
反思评价课堂总结 35:01--38:23 1.课堂小结,不但要进行知识的回顾整理,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2.微课小结,情感升华,感受圆的美丽以及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平板完成元认知评价(1)通过今天的数学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多选)A、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B、学会了用圆规画圆。C、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D、知道同一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一半。(2)今天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多选)A、观察B、猜想C、操作D、验证(3)这节课的知识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多选)A、小组讨论B、自己思考C、老师讲解D、微课学习(4)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开心吗?(单选)A、开心B、很开心,因为我获得了很多知识。C、不开心(5)你课后会与谁分享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多选)A、老师B、家长C、好朋友2.微课小结 平板完成元认知评价 1.利用元认知平价总结全课2.微课小结,情感升华,感受圆的美丽以及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课后延伸 38:24--39:20 利用微课提供课后学习指导,巩固知识点,又体现移动互联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 1.小组交流讨论绘画美丽的圆组合图形的方法(书本p59)有需要的小组可以借助老师的微课学习方法,最后拍照上存到互动讨论区,课后相互分享交流。 小组交流讨论绘画美丽的圆组合图形的方法(书本p59)有需要的小组可以借助老师的微课学习方法,最后拍照上存到互动讨论区,课后相互分享交流。 利用微课提供课后学习指导,体现移动互联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
七、教学流程图
元认识评价
课堂练习
自学微课,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微课规范画圆步骤
圆规画圆
平板练习
总结特征圆的特征
小组合作,圆中相关的关系
用不同的工具尝试画圆
根据平板反馈讲解
课前导学,感知圆
动手操作,学画圆
学画圆
合作学习,探究圆
学画圆
自学微课,认识圆
学画圆
课后延伸
学画圆
练习检测,拓展延伸
学画圆
反思评价,课堂总结
寻找生活中的圆,拍照上传
借助微课,画美丽的圆组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