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02 19: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早期阶段发展阶段 (夏商周时期)
BC2070年~BC221年 (秦朝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
BC221~AD1840年分封制 宗法制君主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思考1:什么是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性质、政治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利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思考2:先有国家还是先有政治制度?具体包括本专题提到的宗法制、分封制、三公九卿、三省六部、行省制等等,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等等也属于政治制度。先有国家,政治制度是有了国家后逐渐形成的。(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1、时间:2、地点:3、标志:4、原因: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1)金属的使用
(2)贫富分化的产生
(3)文字的成熟
(4)城的出现
(5)礼制的初步形成农耕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5、中国大地上都产生过哪些早期国家? (可用国君代替其所处时代)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读史感悟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2、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公天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黄帝
炎帝尧、舜禹---启---桀 汤---纣武---幽夏商西周“天下为公”
——禅让制“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由此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分封制宗法制周朝政治制度牧野之战“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诗经》 周周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周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对象: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周
王同姓王室诸侯异姓功臣贵族 姜尚(齐)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周公之子(鲁)
召公之子(燕)
成王弟(晋)尧后代(蓟)
舜后代(陈)
商遗民(宋)西周社会结构
示意图天子诸侯
卿大夫庶人奴隶士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对士实行再分封。分封制分封制的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二)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的对象:子弟、功臣、先朝贵族2、分封制的特点:3、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等级森严,层层分封。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保护诸侯国不受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调节诸侯国间的关系。在领地上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对卿大夫进行再分封。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周天子述职;定期朝贡;随从作战,镇守疆土。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根据材料,诸侯有什么义务?诸侯的义务:
服从天子命令;
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定期朝贡;
随从作战,镇守疆土;
……4、评价西周分封制优点(积极方面):(1)加强对地方的统治;(2)扩大统治疆域;(3)巩固周天子地位;(4)增强国力。缺点(消极方面、局限性、不足):由于诸侯国有极强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三字经》材料: (楚庄王)八年,……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鼎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这个典故说明了说明?楚王问鼎反映了什么情况?周天子权势衰弱,诸侯有取代之心。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位之争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嫡长子: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三)西周的宗法制1、宗法制最大的特征(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4、评价西周宗法制优点:(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缺点:宗法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周王嫡长子周王余子诸侯嫡长子诸侯余子卿大夫士余子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不一定,大宗小宗只是相对而言的。(四)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是表象,宗法是内核。(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延伸分封制、宗法制对现今的中华民族有没有产生着影响?家祠太庙位于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社区大围村的刘氏宗祠是一个具有悠久
历史的家族宗祠。据宝安县志记载,平湖大围村于宋代末年立村,
刘氏宗祠亦于此时建立,距今已有七百多年。2004年2月
19日,重修
后的刘氏宗
祠落成时,
海内外的平
湖刘氏宗
亲都前来祝
贺,上香敬
祖。平湖刘
氏宗祠成为
联系海内外
刘氏族人
的纽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政治形式:王
位世袭制度周朝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政治结构(宗法制)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特点我是家里的嫡长子,被父亲分封到东方。前几天,我出兵教训了前来“问鼎示威”的楚王。父亲因此免除了我的贡赋,并允许我在自己的封国内收取赋税,设置官员。过几天,各诸侯国将要向我汇报他们治理自己封国的情况。他们之间整天勾心斗角,打个不停,我心里很恼火。角色体验
指出其中的错误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5、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
①扩大了统治范围 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 ③巩固了周天子地位 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宗法制度是
A.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
B.以姓别为基础来进行土地分配的制度
C.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选拔官员的制度
D.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时确立的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
  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
  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逐级弱化,形成了“国中有国”的局面
  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庄桥坟遗址
位于平湖市林埭镇群
丰村,2003年6月-
2004年10月,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和平湖博物馆组成
联合考古,对遗址进
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共发掘2000平方米,
发现3座良渚文化人
工土台、清理灰坑、
沟、祭祀坑等遗迹100
多处,清理良渚文化
中晚期墓葬236座,
共出土陶、石、玉、
骨角、象牙、木等各
类器物近3000件(组)
,其中随葬品2600
件(组),还有大量
的炭化米以及葫芦、
酸枣、苡米、犁等植
物果核,鹿角、狗、
猪、鱼类等动物骨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