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人物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评价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谥号“文忠”
作品
《欧阳文忠公文集》,合撰《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走近作者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
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
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
整体感知 课文朗读
“也”有味道
整体感知 微课堂
局部探究 第一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局部探究 第一段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曰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局部探究 第二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暝,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局部探究 第三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局部探究 第三段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局部探究 第四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局部探究
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也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
一词多义
根据《醉翁亭记》的内容,完成下列对联。
1.上联:______________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2.下联: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拓展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背诵默写课文。
作业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乐”,文中写出了谁“乐”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3.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4.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局部探究 探究主旨
局部探究 探究意境
《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饶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优美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1.朝暮变化之美。
2.四季变幻之美。
3.动静对比之美。
局部探究 探究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出色,请找出你认为写的优美的句子加以赏析。可以“我觉得……这句话(这个词)写得好,因为……”句式说话。
示例:
我觉得“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这句话写的好,因为作者用语凝练精粹,写四季景物,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精确熨帖。
局部探究 写作技巧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写亭的环境: 从远到近。
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写宴饮场面: 从备到宴。
写人回鸟归: 从人到鸟。
局部探究 写作技巧
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
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醉翁亭很美,《醉翁亭记》更美,醉翁这个人最美!难怪后人评价《醉翁亭记》说:“此文是文质兼美的锦绣文章,景美、情美、人美、语言美、风俗美、思想更美!”你是怎样看待这篇文章的?请发表一下你的学后感言。
总结拓展
仿写训练:“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自选内容,仿照本文的对句形式,写一段文字。
作业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醉景)
宴游之乐(醉人)
板书设计
与民同乐(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