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2 线段的比较与度量 教学设计
课题 4.2.2 线段的比较与度量 单元 第4 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线段的比较,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是本章重要的几何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图形与几何必备的知识基础.
核心素养分析 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线段的大小、和差、中点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综合描述;(2)会利用线段的和差、中点等知识进行初步的推理与计算,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重点 线段的比较,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是重点.
难点 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线段的长短、和差关系及中点.特别注重从“有形”到“无形”(模型→图形→文字→符号)的抽象过程,同时也重视相反的化“无形”为“有形”(符号→文字→图形)的训练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看下面这三幅图片谁高谁矮?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出示课件2)
问题1:通过观察,你能判断下列每组图形中线段a 和 b 的长短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猜测每组线段的长短,教师动画比较演示【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猜线段长短的游戏,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到“眼见未必为实”,感受到比较线段的长短需要一定的方法,为后面的度量法和叠合法做了铺垫,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2:两名学生比高矮【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高矮引出两种比较方法:度量法、叠合法问题3:如何比较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短呢?师生活动:将AB、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端点A与C重合,端点B与D落在A的同一侧. 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 1、点D在线段AB延长线上,线段AB小于CD 2、点D在线段AB内部,线段AB大于线段CD 3、点D与点B重合,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教师关注:学生运用度量法、叠合法比较线段的大小操作的规范性;学生是否体会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有且仅有三种情况.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1、度量法——从“数值”的角度比较
2、叠合法—— 从“形”的角度比较【设计意图】按照“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的学习程序,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指出对于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和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一样,有且仅有三种情况:AB>CD,AB=CD,AB讲授新课 提炼概念对线段的中点的认识: (1)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的点,且把线段分成相等 的两条线段; (2)一条线段的中点有且只有一个; (3)如图,若M是AB的中点,则①AM=BM= AB; ②AB=2AM=2BM;③AM+BM=AB且AM=BM.反过来也成立.
典例精讲例1 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c,使 c = a+b.画法:1.画射线AD;2.用圆规在射线AD上截取AB=a;3.用圆规在射线BD上截取BC=b;线段AC就是所求的线段.备注:线段c的长度是线段a,b的长度的和,我们就说线段c是线段a,b的和,记做c=a+b. 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 理解线段的大小、和差、中点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综合描述.
课堂练习 四、巩固训练1.为了比较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结果点B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则( )A.ABCDC.AB=CD D.以上都不对 B 2 .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 cm,BC=2 cm,则MC的长是( ) A.2 cm B.3 cm C.4 cm D.6 cm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C= AB,则C是AB的中点 B.若AB=2CB,则C是AB的中点 C.若AC=BC,则C是AB的中点 D.若AC=BC= AB,则C是AB的中点D4.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 )A.1cm B.9cm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C5. 如图,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M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MN=BM-AN B.MN= AB-AN C.MN= AM D.MN=BN-AM C6.如图,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使AB=2a-b(注明作图步骤).解:如图,(1)作射线AE;(2)在射线AE上顺次截取AC=CD=a;(3)在线段AD上截取DB=b,则线段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7.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求CM和AD的长.解:设AB=2x,BC=5x,CD=3x,所以AD=AB+BC+CD=10x.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AM=MD=5x,所以BM=AM-AB=3x.因为BM=6,即3x=6,所以x=2. 故CM=MD-CD=2x=4,AD=10x=20 .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m
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