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作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4 21: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中考作文专项训练
命题、半命题作文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一、作文
1.请以“就这样,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2.作文:信任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其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半命题作文;永久的______(横线处可填:记忆、珍藏、快乐、友情……)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词不受括号内词语的限制。②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其情实感,不得抄袭。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小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请将“你_______的样子真美”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5.在成长的旅程中,有的人变得更坚强,有的人学会了谦虚,也有的人懂得了感恩……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在成长之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请将“原来,我也能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6.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旅途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山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
请以“那段______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注意:本次考试单设作文卷面书写5分,安排专人阅卷赋分,请同学们努力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迹美观。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例文
就这样,我长大了
经历了2019年的春夏秋冬,我现在成为了一名初中生了。过去的嬉皮笑脸已不是我的风格,现在的我虽也开朗阳光,但也不失几分成熟稳重。
小学的老师们,我对你们的思念已成为我拼搏奋斗的动力,你们对我的期盼,我也牢记在心。怀着这一颗无限感恩的心,我将用我最诚挚的态度,最实际的行动,开拓出一片属于我的领地!
中学的新老师们,别看我成天和同学玩得跟疯了似的,其实,对于学习,我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只是,我有一个致命的大缺点——马虎粗心。吃饭时,手里拿着筷子,还到处摆着脑袋找筷子,开门找不到钥匙更是家常便饭。记得那是过年的一天,我帮大人们开红酒,兴高采烈的打开橡皮塞,准备把塞子扔了时,竟然一下子不小心,扔了开瓶器,留下了塞子……要说我马虎大意的事啊,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清。
在考试中粗心大意体现得更明显,忘了大小写,掉了小数点是常有的事,就像看见太阳升起一样,我都司空见惯了。但在小学毕业考的时候,我才深深地尝到了苦头。作文忘记写题目了,阅卷老师毫不留情地“刷”的一下子给我扣了4分!语文老师很是失望,家里人也很无奈,我自己更是生气,我挥起拳头打我自己,眼窝湿了,脸也湿了。
经过了这次教训,我在之后的日子里,努力想找到克服粗心的方法,可是仍然不能完全改掉这个毛病。所以如果我再犯,老师您尽可以批评我,这样我才能进步。
提高目标,超越他人,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努力爬上第一的高峰,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成功决不罢休。这就是我,一个真实的好强的我。我希望能与你们——所有的老师友好和谐,如朋友般地度过这初中三年,用我们奋斗的汗水点缀这五彩斑斓的青春!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本题旨在体现写作主体“长大(即成长)”了,“这样”一词表明在写作过程中要体现“成长”的过程。文章以“我”为写作主体更易叙写过程,更易抒发情感。所以,本文应围绕“我”在某个时刻,或某个时间段,经历了什么事件,内心世界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演变轨迹,最终让“我”的情感、思想产生变化,获得收获为主体进行记叙,这个过程即为“长大”。
其次,立意。写作重点应该是让“我”产生变化从而长大的催化事件的曲折波澜。行文过程中,要注意将事件的起伏和人物情感变化相结合,适当的心理描写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关键的画面描写或细节刻画,应用在让“我”长大的触发点上,让人眼前一亮。比如,砥砺前行之时,快递小哥质朴的微笑,严严实实的包裹,仔仔细细的签收,让“我”在前行路上摒除浮躁,脚踏实地,在对比中更鲜明表现主旨,让“长大”顺理成章的进行。同时要将人物置于特定环境中,适当的环境描写也能衬托人物心境,投射“我”的感情世界。
最后,选材。本文适合写一篇记叙文,应当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印象深刻,感受颇深的情节,刻画自己的成长历程,并总结成长后的结果,让读者在平凡小事中体会作者的成长。
2.范文:
信任
星期六上午,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商场很大,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商品琳琅满目。我和妈妈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选购商品。不一会儿,我被一个放满杂志的货架吸引住了。我拿起放在最上面供人试读的一本杂志,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看完一篇文章后抬起头,妈妈已不见踪影。糟糕,我和妈妈走散了!不过,保险起见,我打算在原地等等看,也许她会来这里找我。可我看完了一本杂志了,仍不见妈妈的踪影。我着急了,打算在附近找找。
我在商场里转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妈妈的身影,于是赶紧把手伸进口袋,想掏出手机打电话,可我发现口袋里面空空如也。“真倒霉,没带手机,这可怎么办?”无奈之下,我返回刚才的货架旁,希望能遇到妈妈,可这里连个顾客的人影都没有。
我焦急地挠了挠头:什么都没带,也回不了家,该怎么办呢?最终,我决定借别人的手机联系妈妈。我看到一个穿着整齐的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急忙跑过去恭敬地问:“叔叔,请问能借您手机用一下吗?我跟妈妈走散了。”他看了看我说:“哎呀 抱歉我没有手机!”我又走到货架另一面,看到一位很漂亮时髦的阿姨正在选购商品,于是走上前小心地说:“阿姨,我能借用您的手机联系一下我妈妈吗?”没想到那位阿姨理都不理我。加快脚步离开了。我很纳闷儿:这是什么情况?这时,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大爷走过来,我赶忙走上前:“爷爷,我能借用一下您的手机吗?”那位老大爷打量了我一番,直截了当地说:“你不会是骗子吧?别想讹我钱!”他的嗓门儿不小,周围人听见了,用警惕的目光看着我,我十分尴尬,正想解释,老大爷急匆匆地走远了。我看看自己,不明白他为什么以为我是骗子,是我长得像骗子还是穿得像骗子呢?
我不知所措地在商场中胡乱寻找,忽然,我发现在楼梯口旁有一位身穿制服的保安,我眼前一亮,心想:商场保安一定会借给我手机!我兴冲冲地走到保安面前说明来意,保安看了看我,在兜里掏出一部破旧的非智能手机递给我说:“就在这里打。”我赶紧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思考良久:因为种种原因,人与人之间变得互相不信任,防范心理越来越重,因为害怕被骗而不愿意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甚至避而远之。虽然这样可以避免被骗,但人们的心里缺少了幸福感和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当有人真正需要帮助时,再也寻不到那双援助之手。
重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任重而道远。
【详解】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围绕“信任”来写,可写的内容比较多,让你感到信任的人,让你感受到信任的事情,写作的时候,可以采用记叙文,也可以用议论文来写。记叙文的话首先要写清让你信任的是什么,其次写明原因,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以以耳闻目睹的方式,从“我”的角度出发,写明产生这种信任态度的原因及自己的感触,另外注意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注意设置下情节的波折,可以从逆向思维出发,由怀疑到信任的转变。也可以采取议论文的形式,可以选择递进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出发进行阐释,首段设置中心论点,从三个递进的分论点开始设置,注意论证方法要多样化,最后升华部分落实在我们青年人身上,进而总结。
第二,选材提升:1、李苦禅守信焚画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为人重诺守信。他曾允诺一位老友索画的要求。后因生病和另一些事情牵扯,耽误了及时作画 ,后来他的那位老友突然病故,他闻讯后,后悔不已。立即挥毫作“百莲图”郑重地题款钤印。随后携画至后院,肃立焚烧,祭典亡灵。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若再有老友索画,要及时提醒我,做人可不能失信。2、晋文公以信服众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国,攻打小国原,晋文公重耳,命令出征部队只带三天的军粮,三天攻打不下,部队就撤退。原国凭城固守,顽强抵抗,三天已到,未能攻下原国,晋文公文令撤退,军队统帅请求说:根据情报,原国已不能久守了,等原国投降后再撤。晋文公说:“信用,乃立国之本,百姓的依靠,为了得到原而失信于百姓,那是得不偿失。”晋军按晋文公命令撤退30里。原国闻讯后自愿投降了晋国。
3.范文:
永久的珍藏
那个水杯是什么时候买来的,我已不记得了,只记着每天放学时,里面都会飘出丝丝缕缕的香气,总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春天的黄昏是温暖的,我沐浴着西斜的阳光,走在放学的路上。到家了,一推开门,便看到妈妈已忙碌在厨房里等我回来,桌上放着那个杯子,缕缕浓香迎面扑来,我走到桌边,啊,是奶茶,原来妈妈为了让我每天都能喝到不同味道的奶茶,特意买了奶茶粉,亲自为我冲调。高兴地喝着热乎乎的奶茶,我似乎不仅尝到了浓郁的甜香,还尝出了一种特殊的爱的味道。
夏日的傍晚仍有些炎热,我走在被太阳烘烤了一天的路上,不觉有些心浮气躁,回到家,走向那杯子,低头一看,哦,一大杯爽口的绿豆汤,几颗已煮去了绿皮沉在杯底的豆子,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娇小,而且美丽。我端起杯子,将那清凉的绿豆汤一饮而尽。妈妈微笑着说:“夏天就应该多喝绿豆汤,对身体好着呢。”我咂着嘴,回味着绿豆汤那淡淡的香,还有妈妈那清凉的爱。
到了秋季妈妈又将那杯子里的东西更换了,一进屋门,不用看,我就已经知道是什么了,那股清香萦绕着整个房间,馥郁,而且芬芳。是菊花茶,淡黄色的茶水中飘着金色的小小的菊花。啜上一口,嘴里立即充满了淡淡的菊花的味道,甘醇、舒爽而又淡雅,还有妈妈对我纯纯的爱。
冬天,是寒冷的,走在路上,虽然身着厚厚的羽绒服,但还是感觉冻透了。一回到家,整个人顿时就温暖了起来,妈妈一如既往在等着我,桌子上仍放着那个水杯。呀!是大麦茶,热腾腾的白气袅袅的向上飘。我拿起杯子,轻轻摇晃,在水面漂着的大麦沉了一大片,静静躺在杯底,褐色中露出些黄色的透亮。呷上一口茶在嘴里,再轻轻咽下,美妙的暖意渐渐蔓延,妈妈对我的爱也在心中流动。
这个不论春夏秋冬都伴着我的杯子,是我心中的珍藏,因为它珍藏着妈妈对我的爱,它是我心中永远的宝贝,我会一直珍藏它!
【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永久的______”“永久的”:强调时间的久远,强调记忆深刻的,震撼于心灵的,强调对自己的影响。如,永久的春花夏雨秋林冬雪四季美景,永久的师长以及亲朋好友的鼓励与关爱,永久的挑灯攻读、刻苦拼博的幸福过往,永久的那一抹微笑,永久的那一个坚强的背影,永久的那刻骨的感动,永久的遭遇挫折,失败后的泪光……既可以是关于“人”的,比如亲人、同学、老师、陌生人等,也可以是关于“物”的,比如书本、老宅、某条河流等,还可以是某些抽象的东西,比如情感、理想、追求等等。为什么是会成为永久的呢?一定是对自己有着深刻记忆和影响的,是刻入骨髓里的。所以,要在文中揭示出“永久的”的这些人或事对人的影响:他(她、它)应该能启迪着人的思想,拓展着人的聪明才智,影响着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着人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前行等等。
2.选材与结构。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抒情散文。要力求写出完整而生动的事件过程,或是事物的细致深刻的特点,尤其要注意运用一些细节描写以加深对这些成为“永久的”记忆的人和事或物的认识和理解。在作文结尾时,要能运用适当的抒情议论句来揭示文章的主旨,从而揭示出成为“永久的”记忆的原因。
4.例文:
你弯腰的样子真美
有些风景入目,虽是瞬间,却是永远。有些举动入心,虽是刹那,却已定格。
——题记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着城市,我看到一个个行人为生活奔波,每个人都尽职尽责,他们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快乐,看到这一幕,我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走在去学校的路上,马路两旁栽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清风徐来,清香阵阵。我踱步其中,欣赏着这无尽的春色,心里无比惬意。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留下浓重的尾气味道,还丢下一个空塑料瓶。我的好心情顿时被破坏了,我真想将那个塑料瓶丢回那辆车里,可是那样的行为确实有些不雅。我望着逝去的车影,无语,无奈,只好摇头继续前行……
这时,你从马路对面走来。说实在的,我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我的同学:作业拖拉不说,上课姿势不雅不讲,仅你一头如鸟巢般的乱发和浑身散发出来的味道,就让大家对你“退避三舍”了。因此,大家背后都叫你“鸟巢大哥”。虽然你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和你交往的人还是比较少。加上你上课回答问题时浓重的地方口音,大家常在背后笑你。
“路人不文明的行为已经够心烦的,怎么又遇见你。”我心里嘀咕着,继续往前走。
只见你快速走到路中间,弯腰捡起了那个空塑料瓶,向前方的垃圾桶走去。
我愕然了,难道这就是我的同学?不会的,你是不是做样子给我看,让我到学校宣传你的好人好事?
“这个孩子真不错!”“是啊,他家租的房子在我们生活区,这个孩子经常帮邻里老人提东西,对人还很有礼貌,虽然不爱说话,但见了人们都会笑。见到有垃圾,他都会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晨练的老人们走过我身边,边走边议论着。我感到十分难为情,我为自己刚才的想法脸红,更为自己“视而不见”的行为羞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每一个人小小的善举,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愿意“弯腰”,明天的阳光会更加灿烂,树木会更加翠绿,花香会更芬芳馥郁!
你弯腰的样子,真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作文题目由“你 的样子+真美”两部分构成。这个题目中包含几个关键词语:“你”“……样子”“真美”在写作时,要把这三个关键要素写明白。“美”是立意点,要歌颂赞美,弘扬正能量。“你”包含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父母长辈,可以是亲戚朋友,可以是老师或陌生人,还可以是各种岗位的人等等。“你”可以实指,写一个具体的人或客观存在的事物,如草木、山水等;“你”还可以虚指,写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等。明确了这一点后,“……的样子”也就有了具体的范围。如果写人,横线上可以填入:微笑、奋斗、改变、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专注、包容、劳动、执勤、弯腰、运动、微笑、唱歌、跳舞、辩论等等;如果写山水草木,横线上可以填入:巍峨、奔流、盛开、苍翠、不畏严寒等;如果写国家民族,横线上可以填入:崛起、担当、奋进等。以上两点比较好考虑,最关键的是“真美”,如何写出美,这是写作的核心。
第二,立意。这个命题体现的是一种真与善,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要写出美的表现和美的原因。如写“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雪雨,父母总是早出晚归、锄草摘菜、晒粮收麦、洗衣做饭,为了供给我们健康成长而拼命劳作,为营造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任劳任怨。他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而这每个动作凝聚着父母的辛劳与血汗。他们劳动的样子真美;如“你跑步的样子真美”,可以写一次运动会,叙写同学们参加短跑或长跑比赛,取得胜利的经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他或她跑步的样子,展现出他们自信坚毅的态度与勇敢拼搏的精神,他们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样子真美;如“你弯腰的样子真美”,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受益。环卫工人是城乡街道的美容师。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虽然很累,但依然愿意每天在马路上忙碌着,为了我们马路的干净整洁而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春夏秋冬,总能见到他们弯腰打扫、收拾垃圾的身影,正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有了城市的美丽。他们弯腰的样子真美;如“你焦急的样子真美”,考试在即,各种模拟考试应约而至,如体育、理化实验、文化课等各种训练模拟一波又一波。望着成绩不太理想的我们,老师们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为了让我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迈好人生的第一步,老师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遍遍耐心细致地解说……他们焦急的样子真美;如“你专注的样子真美”,通过刻画自己的同学,上课专注认真听讲、作业专注独立完成、做其他事情一丝不苟等,体现出他做事的专注,赞美这种认真专注的精神;如“你读书的样子真美”,可以刻画老师或者同学,他静静读书时,他诵读诗词时,他摘抄名著时的不同场景,体现出读书的美来。在这种美的感召下,班级也形成了“好读书”的氛围,自己也从中受益;如“你奋斗的样子真美”,这里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写出奋斗的美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如“你改变的样子真美”,“允许人犯错误,更允许人改正错误”。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在改变中不断完善自己,也使自己越来越美。这种改变,不是外在的容貌,而是具体的行动以及行动后的变化。通过前后的对比,写出改变后的美。——写出丑小鸭变成金凤凰的美;如“你自信的样子真美”,自信是一种品质,拥有自信的人,都是美的。自信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能从他身上,学到哪种层面的自信?沿着这个思路,也会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如“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样子真美”,这个角度适合写历史上的君子,选取的对象可以是李白,也可以是苏轼、孔子等。把这些历史人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事迹写出来,从他们高洁傲岸的节操中,感受到人性的高洁与美丽。
第三,选材。在选材上,不仅要体现出生活气息,还要体现出“正气”,阅读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奋进感。要有美的语言,但不要通篇堆砌华丽的辞藻,文字简洁流畅即可。要有美的场景,通过细致的描摹,把动人的、感人的场景写出来,这样的画面才会给人以美感。要有美的结构,构思时要有明确的立意和清晰的思路,做到文章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最是真情能动人。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才能感动他人。要想写出感人的文章,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典型事例,聚焦一个或几个镜头,注重细节刻画,并注意点面结合,前后呼应,且应适时扣题。
5.范文:
原来,我也能勇敢
从前,我是如此懦弱,像温室里的花朵,不敢迎接风雨,不敢面对黑暗。后来,因为妈妈的一句话,让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原来,我也能很坚强!
小时候,我非常胆小。哪怕是一次再轻微的训斥或批评,我都会默默流泪。曾下定决心,一定要突破自己,变得像男子汉一样坚强!相信只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一定会成功的。
那是十二岁的一天,我们一家人在爷爷奶奶家聚餐。吃完饭7点多,由于是冬天,天早已经大黑了。由于回来时匆忙,我竟然忘记了书包。在百般求助父母无果的情况下,我只得独自踏上了去爷爷奶奶家的夜路。这对一向胆小怕黑的我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内心充满恐惧。
带着恐惧的心理,走上了回去的路。起初,门口有路灯。可以稍稍缓解我恐惧的心理。可到了后来,路灯坏了。在夜色的衬托下,远处的路灯显得枯黄而又暗淡,不停的眨着眼睛。耳边,还有呼呼的夜风,发出各种恐怖的声响……这种氛围,更让我想起了很多恐怖故事,害怕的魂都要飞了。
后来,我慢慢冷静下来。妈妈告诉过我,走夜路要冷静,千万不要跑,更不要回头。于是,我尝试着控制情绪,放松心情,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那些可怕的故事……
继续走了一段路,许是适应了吧,再看周围的景色,和白天时候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夜色笼罩下,模糊不清罢了。这时,又想起妈妈曾经告诉过我的一句话: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对呀!走夜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鼓起勇气走了下去,不久就到了奶奶家。
当我取回书包往回走时,脚步竟然轻快了许多。特别是偶尔还能哼些不成曲调的小曲,竟然发现夜路也别有趣味。
蓦然发现,原来,我也能勇敢!
【详解】这是一道半命题。
一、审题立意。结合提示语中“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在成长之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可知,作文要写自己成长中的事情,要写出自己的成长。题目的半命题,我们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补写,如坚强,勇敢,帮助他人,战胜困难等。在审题过程中,我们要有全局意识,特别关注“原来”“也”这两个词,说明自己的成长是出乎意料的,所以文中前后当有对比。“成长”是个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话题,第一反应是很多具体的画面:过去的懈怠与今日的努力上进,过去的孤僻冷漠与今日的乐于助人,过去的软弱与今日的坚强……我们一步步走出小我,看到自身与社会环境、理想追求之间的关系,勇于担当,关注时代主旋律。这样,就实现了“成长”。
二、选材构思。“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能体现我们的独立思考。“也能”意味着后来的成长超出了以往的认知,有“惊喜”的意味。除了关注自身,更需要对当下生活、社会中的现象有深入思考,暗含思辨;还可以适当议论,阐述对“成长”的理解。如以“原来,我也能帮助他人”为题,我们可以描述起初的自己为什么觉得自己帮不了他人,遇到过什么样的事情,让自己不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后来又是怎样尝试着帮助别人的,如自己本身就胆怯,在朋友面前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但是他们总觉得我不行,久而久之,就开始害怕帮助别人,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朋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开始鼓励我,慢慢的我也有了自信,也让他人得到了我的帮助等。该题在选材上给了我们更加广阔的空间,可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或描绘一个具体场景,或记叙一个事件,以此来表达个人的思考。
6.示例:
那段穿越时空的旅程
今夜月光淡如水,独坐庭院,斟一杯清茶,轻翻《唐诗》,我与青莲居士一道,畅游天地,开始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
桃花潭边,伴着阵阵歌声,你我伫立小舟,只听你恋恋不舍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扁舟轻行,水过无痕,在落日余晖中,你我驶向远方。
一展纸扇,迎着徐徐清风,扁舟忽遇急流,只见前方飞瀑出了紫烟,你一捋长须,吟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扁舟沿江直下,听着两岸猿声,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你伫立船头,我注意到你的眼神,期盼中带着一片坦然。
山路回环,几经曲折,终登敬亭山。看着天高云淡、山高水长,你盘腿而坐,双手大张。你想高呼,但你没有。你嘴角带着微笑,昂首浅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敬亭山才是你的桃源,你赞叹的目光中,仍是一片坦然。
夜幕低垂,明月当空,你我一道摆酒庭院中。清风淡淡,花香淡淡,你的情绪却是那么高涨。把酒对月,你感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光清冷,你竟起舞弄清影,忽地大笑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流泪了。我问你为何流泪,你答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既而仰天长叹,举杯饮尽。一杯酒,就醉了半个盛唐。
我读李白,读他的豪迈洒脱,读他的潇洒奔放。在那个权势名利相争的时代,只有李白,只有他,看透人世浮华。他选择离开,用大好山河陶醉自己,用坦然自若看待人生。他在酒中饮醉写诗、放纵自己,在汪洋恣肆的诗海中,用一支巨笔作舟,以一片淡然为桨,朝着他所向往的境界而去。在我中华浩繁的诗林之中,他以独具一格的风范立于前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不愧为“诗仙”。
品一杯清茶,再翻书卷,我要再邀李白,继续穿越时空的旅程……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那段______的旅程”,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文题采用的是偏正短语的形式,关键词是“旅程”,其含义既可指“旅行的路程”,即“旅途,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路程”,也可“比喻人生的历程”。横线上可以补充“快乐”“读书”“成长”“充满爱”“难忘”“穿越时空”等词语;“那段”起到了数量限制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写的是“旅程”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富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历或场景来写;立意要积极健康向上,给人以正确的引导。例如:读书的旅程使“我”受益匪浅,爱的旅程突显亲情的力量,成长的旅程给“我”生命的感悟……
第二,构思选材: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一段经历,还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植物或者动物的一段经历……可以实写一次旅行经历,山川湖海、人文景观都是不错的写作素材,实写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虚写旅程,写自己在人生旅程上的经历与感受,特别是情感上的旅程、心灵的旅程等,要侧重表现心灵的探索、成长。写作时,不但要对选取的人、事、物、景进行生动叙写,还要运用细节描写来突出人、事、物、景的特征。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使文章真实、独特、深刻。
例如:写“那段读书的旅程”,读优秀的作品,就是将正能量传递给自己。优秀的作品可以是报纸杂志中的美文,可以是名著,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战斗精神、《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等,都使“我”对这些书爱不释手;可以是在网络上看到的传递爱心、责任等方面的文章,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孝心少年等的文章报道等;
再如:在人生的道路上,亲情是最伟大、最不需要回报的一种爱。在彷徨的十字路口,爸爸的指点迷津;在学习的疲惫时候,妈妈送来暖暖的牛奶;在日常生活,奶奶的小故事,外婆的糕点,都给予我们温情……这是一段充满爱的旅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