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划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划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 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位于板块俯冲碰撞地带
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 D.大型工程建设
3. 题中正蚯蚓的分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蚯蚓能穿越海洋 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C.大陆漂移 D.蚯蚓分布范围窄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1.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欧洲,两地之间的大洋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甲地是北美洲,北美洲与甲地同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跟板块张裂、大型工程建设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结合题干来看,正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对于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很早以前,甲和乙是紧密相连的,后来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C正确。跟蚯蚓能穿越海洋、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蚯蚓分布范围窄等因素无关,ABD错误,故答案为:C。
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于2022年4月28日全面启动,5月4日,一座自动气象观测站(如下图所示),在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架设成功,可精准实测珠峰北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数据。本次科考是我国目前为止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珠峰科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科考队员安装上述气象观测站的最大难度是时间不能待得太长,这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强 B.高寒缺氧 C.冰面湿滑 D.空气干燥
5. 在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建立气象站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
①监测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②研究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③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④监测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冰川和积雪随气候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本次科考学科覆盖面广的主要目的是( )
A.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 B.培养更多学科的科考人员
C.展示我国科学考察技术先进 D.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雄厚
【答案】4.B
5.C
6.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4.由于珠峰海拔在8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容易引发缺氧,所以科考队员安装上述气象观测站时间不能待得太长,B正确。跟太阳辐射强、冰面湿滑、 空气干燥关系不大,ACD错误。故答案为:B。
5.在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建立气象站的主要地理意义主要是:②研究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③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对①监测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和④监测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冰川和积雪随气候的变化意义不大。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6.本次科考学科覆盖面广的主要目的是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不是为了培养更多学科的科考人员、不是为了展示我国科学考察技术先进、不是为了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雄厚。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左图为“绿色”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沙色”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8. 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绿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的折射现象 B.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C.流域内降水减少 D.河水含沙量急剧减少
9. 如今黄河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清绿色,表明黄河流域( )
A.水污染在不断加剧 B.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答案】7.C
8.D
9.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7.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讯期在夏季,所以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6月~8月。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近年来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得益于含沙量的减少。其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D正确。跟阳光的折射现象、 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流域内降水减少无关,ABC错误。故答案为:D。
9.黄河水呈现出青绿色,得益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措施的实施;水污染不断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水患得到基本治理都不是黄河水呈现出清绿色的原因所在。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长寿指数是9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千分比,它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长寿水平。影响人口长寿的因素除了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外,还与饮食、教育、卫生、医疗、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下表为202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我国人口长寿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长寿指数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区(市) 海南 上海 广东 广西 福建 河南 四川 江苏 山东 浙江
10. 我国人口长寿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 与上海相比,影响北京人口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教育 B.医疗 C.地形 D.气候
12. 调查发现长寿人口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食物丰富②生态环境好③污染少④饮食清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A
11.D
12.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0.读表可得,人口长寿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表中的海南、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都位于南方地区,江苏省和河南省跨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与上海相比,影响北京人口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正确。北京的教育、医疗条件比上海好,AB错误。北京和上海都是平原地形,C错误。故答案为:D。
12.调查发现长寿人口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好、污染少等,②③正确。跟食物丰富关系不大,饮食清淡属于各人的习惯,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二、解答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中地区位子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众多。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号称八百里秦川。它包括西安、宝鸡、成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____区,人口占陕西省的65%。
材料二: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引汉济渭”工程在穿越秦岭段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隧洞埋藏深度都在500米以上,全长81千米。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
材料三: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分别说出关中和陕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
(2)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3)简述“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
(4)说明“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理由。
【答案】(1)关中地区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亚热带
(2)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3)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
(4)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关中位于秦岭以北地区,该地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
(2)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该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3)“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是: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
(4)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其理由是: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点评】(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2)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位于东欧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克兰是世界主要的向日葵生产国,向日葵被誉为乌克兰的国花。向日葵生长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高,每年4月初为乌克兰向日葵播种时间,乌克兰人在向日葵种植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单产高。葵花籽油是世界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该国是世界领先的葵花籽油加工出口国。
材料二:下图为乌克兰地理位置及向日葵分布示意图。
(1)指出乌克兰的海陆位置。
(2)说出乌克兰向日葵的分布特点。
(3)简析乌克兰向日葵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4)简述乌克兰发展葵花籽油出口加工的有利条件。
【答案】(1)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
(2)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较为凉爽,降水量少,光照较充足;
(4)频临黑河和亚速海,交通便利。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乌克兰的海陆位置是: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2)读图可得,乌克兰向日葵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其原因是:南部地区光热条件较好,靠近港口。
(3)乌克兰向日葵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乌克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较为凉爽,降水量少,光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
(4)乌克兰发展葵花籽油出口加工的有利条件是:频临黑河和亚速海,交通运输便利。
【点评】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东部、北部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乌克兰全国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克兰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大小河流2.3万条,湖泊2万多个,流长超过100千米的河流有100多条。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5.9%。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划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划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 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位于板块俯冲碰撞地带
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 D.大型工程建设
3. 题中正蚯蚓的分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蚯蚓能穿越海洋 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C.大陆漂移 D.蚯蚓分布范围窄
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于2022年4月28日全面启动,5月4日,一座自动气象观测站(如下图所示),在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架设成功,可精准实测珠峰北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数据。本次科考是我国目前为止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珠峰科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科考队员安装上述气象观测站的最大难度是时间不能待得太长,这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强 B.高寒缺氧 C.冰面湿滑 D.空气干燥
5. 在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建立气象站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
①监测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②研究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③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④监测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冰川和积雪随气候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本次科考学科覆盖面广的主要目的是( )
A.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 B.培养更多学科的科考人员
C.展示我国科学考察技术先进 D.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雄厚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左图为“绿色”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沙色”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8. 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绿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的折射现象 B.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C.流域内降水减少 D.河水含沙量急剧减少
9. 如今黄河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清绿色,表明黄河流域( )
A.水污染在不断加剧 B.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长寿指数是9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千分比,它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长寿水平。影响人口长寿的因素除了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外,还与饮食、教育、卫生、医疗、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下表为202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我国人口长寿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长寿指数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区(市) 海南 上海 广东 广西 福建 河南 四川 江苏 山东 浙江
10. 我国人口长寿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 与上海相比,影响北京人口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教育 B.医疗 C.地形 D.气候
12. 调查发现长寿人口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食物丰富②生态环境好③污染少④饮食清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解答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中地区位子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众多。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号称八百里秦川。它包括西安、宝鸡、成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____区,人口占陕西省的65%。
材料二: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引汉济渭”工程在穿越秦岭段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隧洞埋藏深度都在500米以上,全长81千米。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
材料三: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分别说出关中和陕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
(2)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3)简述“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
(4)说明“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位于东欧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克兰是世界主要的向日葵生产国,向日葵被誉为乌克兰的国花。向日葵生长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高,每年4月初为乌克兰向日葵播种时间,乌克兰人在向日葵种植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单产高。葵花籽油是世界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该国是世界领先的葵花籽油加工出口国。
材料二:下图为乌克兰地理位置及向日葵分布示意图。
(1)指出乌克兰的海陆位置。
(2)说出乌克兰向日葵的分布特点。
(3)简析乌克兰向日葵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4)简述乌克兰发展葵花籽油出口加工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1.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欧洲,两地之间的大洋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甲地是北美洲,北美洲与甲地同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跟板块张裂、大型工程建设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结合题干来看,正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对于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很早以前,甲和乙是紧密相连的,后来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C正确。跟蚯蚓能穿越海洋、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蚯蚓分布范围窄等因素无关,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4.B
5.C
6.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4.由于珠峰海拔在8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容易引发缺氧,所以科考队员安装上述气象观测站时间不能待得太长,B正确。跟太阳辐射强、冰面湿滑、 空气干燥关系不大,ACD错误。故答案为:B。
5.在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建立气象站的主要地理意义主要是:②研究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③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对①监测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和④监测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冰川和积雪随气候的变化意义不大。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6.本次科考学科覆盖面广的主要目的是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不是为了培养更多学科的科考人员、不是为了展示我国科学考察技术先进、不是为了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雄厚。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7.C
8.D
9.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7.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讯期在夏季,所以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6月~8月。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近年来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得益于含沙量的减少。其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D正确。跟阳光的折射现象、 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流域内降水减少无关,ABC错误。故答案为:D。
9.黄河水呈现出青绿色,得益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措施的实施;水污染不断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水患得到基本治理都不是黄河水呈现出清绿色的原因所在。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0.A
11.D
12.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0.读表可得,人口长寿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表中的海南、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都位于南方地区,江苏省和河南省跨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与上海相比,影响北京人口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正确。北京的教育、医疗条件比上海好,AB错误。北京和上海都是平原地形,C错误。故答案为:D。
12.调查发现长寿人口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好、污染少等,②③正确。跟食物丰富关系不大,饮食清淡属于各人的习惯,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3.【答案】(1)关中地区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亚热带
(2)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3)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
(4)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关中位于秦岭以北地区,该地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
(2)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该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3)“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是: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
(4)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其理由是: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点评】(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2)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4.【答案】(1)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
(2)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较为凉爽,降水量少,光照较充足;
(4)频临黑河和亚速海,交通便利。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乌克兰的海陆位置是: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2)读图可得,乌克兰向日葵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其原因是:南部地区光热条件较好,靠近港口。
(3)乌克兰向日葵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乌克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较为凉爽,降水量少,光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
(4)乌克兰发展葵花籽油出口加工的有利条件是:频临黑河和亚速海,交通运输便利。
【点评】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东部、北部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乌克兰全国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克兰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大小河流2.3万条,湖泊2万多个,流长超过100千米的河流有100多条。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5.9%。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