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数学试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数学试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14:17:20

文档简介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
数 学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求出集合后可求.
【详解】,故,
故选:D
2. 已知,且,其中a,b为实数,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算出,再代入计算,实部与虚部都为零解方程组即可
【详解】
由,得,即
故选:
3. 如下图,直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得到直线的倾斜角为30,进而得到斜率,然后由直线与轴交点为求解.
【详解】由图可得直线的倾斜角为30°,
所以斜率,
所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
所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得:,
即.
故选:D
4. 有人从一座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假设每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电梯是等可能的,则该人在不同层离开电梯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设2人为A、B,则2人自2至6层离开电梯的所有可能情况为:(A2,B2),(A2,B3),(A2,B4),(A2,B5),(A2,B6),(A3,B2),(A3,B3),…,(A6,B6).共25个基本事件,2人在相同层离开电梯共包含(A2,B2),(A3,B3),(A4,B4),(A5,B5),(A6,B6)共5个事件,所以2人在不同层离开电梯共包含20个基本事件,概率为.
考点:古典概型
5. 在中,已知,,,,分别是,边上的中线,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求得,然后利用中线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数量积的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则,,,,分别是,边上的中线,则,,则,
故选:D.
6. 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作出函数和的图象,观察图象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等价于,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和的图象如图:
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不等式的解为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象法解不等式,属于基础题.
7. 在等腰中,,点为底边的中点,将沿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的大小为120°,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二面角定义知,若分别为中点,连接,根据中位线性质有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或其补角,进而在应用余弦定理求线线角的余弦值.
【详解】
由题设知:,即,,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
若分别为中点,连接,
所以,,故异面直线与所成角,即为或其补角,
若,则,,故,
又,面,故面,
而面,故,
在中,,,故,
所以,在中.
故选:A
8 若不等式.对x∈恒成立,则sin(a+b)和sin(a-b)分别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根据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求得函数符号的变化,根据函数的单调性与对称性,求得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由,则,
当或时,即或时,,
当时,即时,,
所以当或时,,
当时,,
设函数,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且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
所以,解得,
又由,解得,
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函数的单调性与对称性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三角函数的符号,求得函数的单调性与对称性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若,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化简给定条件,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A,举例说明判断B;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判断C;平方作差判断D作答.
【详解】因为,则,于是得,A正确;
当时,,B错误;
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则有,C正确;
而,有,即,D正确.
故选:ACD
10. 今年5月25日工信部部长在“两会部长通道”表示,中国每周大概增加1万多个基站,4月份增加用户700多万人,通信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图是某机构对我国未来十年用户规模的发展预测图,阅读图
关于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2022年我国用户规模年增长率最高
B 2025年我国用户数规模最大
C. 从2020年到2026年,我国的用户规模增长两年后,其年增长率逐年下降
D. 这十年我国的用户数规模,后5年的平均数与方差都分别大于前5年的平均数与方差
【答案】AC
【解析】
【分析】由图表中所给数据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得结果.
【详解】由图表可得,年用户规模年增长率最高,故A正确;
年用户规模为(万人),规模最大,故B错误;
由图表可知,从年开始,年与年用户规模年增长率增加,从年开始到年用户规模年增长率逐年递减,故C正确;
由于后五年用户数增长不大,数据较稳定,故方差小于前5年数据方差,所以D错误.
故选:AC.
11. 在通用技术课上,某小组将一个直三棱柱展开得到平面图如图所示,,,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则在原直三棱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点共面
B.
C. 几何体和直三棱柱的体积之比为
D. 当时,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据线面位置关系可判断A,B选项,根据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即可判断C选项,利用定义法可判断线面角,即可判断D选项
【详解】如图,将展开的平面图还原成立体图形,
对A选项,连接,为的中点,也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四点共面,故A选项正确;
对B选项,,棱柱为直三棱柱,易得平面,又平面,,又,四边形为正方形,,又,平面,又平面,,B选项正确;
对C选项,,分别为,的中点,,
几何体和直三棱柱的体积之比为,
故C选项错误;
对D选项,当时,又,且,,,,又由B选项的分析知平面,
即为与平面所成的角,又,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故D选项正确.
故选:ABD.
12. 已知动圆,,则( )
A. 圆C与圆相切
B. 圆C与直线相切
C. 圆C上一点M满足,则M的轨迹的长度为
D. 当圆C与坐标轴交于不同的三点时,这三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
【答案】AD
【解析】
【分析】A选项,得到圆C的圆心和半径,求出两圆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差,从而两圆内切;
B选项,求出圆心到直线距离不一定等于1,故B错误;
C选项,设出,得到M轨迹为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其周长为;
D选项,求出圆C与坐标轴交点坐标,得到,从而得到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圆C圆心为,半径为1,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因为,所以两圆内切,A正确;
圆心到直线距离为,
不一定等于1,故圆C与直线不一定相切,B错误;
设,则,
所以,所以,
所以点M的轨迹为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其周长为,C错误;
D选项,令得:,解得:或,
令得:,解得:或,
所以圆C与坐标轴交于不同的三点,分别记为,
则这三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
当或时,三角形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45°,,且,若,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得,再由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即可求出得答案.
【详解】向量,的夹角为,,且,
,可得,

可得:,
.
故答案为:.
14. 军事飞行人员是国家的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招收和培养飞行员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某地区招收海军飞行员,从符合条件的高三学生中随机抽取8人,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68,171,172,173,175,175,179,180,则这8名高三学生身高的第75百分位数为__________.
【答案】177
【解析】
【分析】利用百分位数定义即可求得这8名高三学生身高的第75百分位数
【详解】因为,所以第75百分位数是从低到高第6个和第7个数据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177
15. 写出与圆和都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或
【解析】
【分析】先判断两圆位置关系,分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两圆圆心距为,等于两圆半径之和,故两圆外切,
如图,
当切线为l时,因为,所以,设方程为
O到l的距离,解得,所以l的方程为,
当切线为m时,设直线方程为,其中,,
由题意,解得,
当切线为n时,易知切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或或.
16. 神舟十三号飞船于2022年4月16日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技术成功着陆.若由搜救地面指挥中心的提供信息可知:在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内,A处的返回舱垂直返回地面.空中分队和地面分队分别在B处和C处,如图为其示意图,若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A1,B1,C,且在C点测得B的仰角为26.6°,在C点测得A的仰角为45°,在B点测得A的仰角为26.6°,BB1=7 km,∠B1A1C=120°.则CA1的长为________km.(参考数据:)
【答案】10
【解析】
【分析】设,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则由题意可表示出,,然后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如图:
设,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
由题意得,,,则,
平面,平面,

又,平面,
,,
因为,
所以,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在中,

平面,平面,,

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化简得,
或(舍去).
的长为.
故答案为:10.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某公司在一次入职面试中,共设有3轮测试,每轮测试设有一道题目,面试者能正确回答两道题目的即可通过面试,累计答错两道题目的即被淘汰.已知李明能正确回答每一道题目的概率均为,且各轮题目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1)求李明不需要进入第三轮测试的概率;
(2)求李明通过面试的概率.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2)根据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小问1详解】
解:设李明通过第一、二、三轮测试分别设为事件,,,可知,,相互独立.
设李明不需要进入第三轮测试为事件,则,
所以
即李明不需要进入第三轮测试的概率为;
【小问2详解】
解:设李明最终通过测试为事件,则,
所以
故李明最终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18. 如图,正方形ADEF与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CD AB//CD,AB=AD=2,CD=4,M为CE的中点.
(1)求证:BM//平面ADEF;
(2)求证:BC⊥平面BD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可得,即可证明;
(2)利用向量证明BC⊥DB,BC⊥DE即可.
【详解】∵平面ADEF⊥平面ABCD,平面ADEF∩平面ABCD=AD,AD⊥ED,ED 平面ADEF,
∴ED⊥平面ABCD.
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D(0,0,0),A(2,0,0),B(2,2,0),C(0,4,0),E(0,0,2),F(2,0,2)
(1)∵M为EC的中点,∴M(0,2,1)
则=(-2,0,1),=(-2,0,0),=(0,0,2)
∴,故共面
又平面ADEF,∴平面ADEF
(2)=(-2,2,0),=(2,2,0),=(0,0,2),
∵=-4+4=0,∴BC⊥DB.
又=0,∴BC⊥DE.
又DE∩DB=D,DB,DE 平面BDE,∴BC⊥平面BD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19. 已知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1)设直线与的交点为,求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为,若直线与,不能构成三角形,求实数的取值的集合.
【答案】(1)或
(2)
【解析】
【分析】(1)通过联立和的方程求得点的坐标,对直线是否过原点进行分类讨论,由此求得直线的方程.
(2)对于、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由此求得的值.
【小问1详解】
由,解得,所以点的坐标为.
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过点,所以,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零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过点,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综上,直线的方程为或.
【小问2详解】
当直线与直线平行时不能构成三角形,此时,解得;
当直线与直线平行时不能构成三角形,此时,解得;
当直线过直线与的交点时不能构成三角形,此时,解得.
综上,或或2,故实数的取值的集合为.
20. 如图,已知长方形中,,,M为DC的中点.将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
(1)求证:;
(2)若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问点在何位置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答案】(1)见解析;(2)为中点.
【解析】
【详解】(1)证明:∵长方形ABCD中,AB=,AD=,M为DC的中点,
∴AM=BM=2,∴BM⊥AM.
∵平面ADM⊥平面ABCM,平面ADM∩平面ABCM=AM,BM 平面ABCM
∴BM⊥平面ADM
∵AD 平面ADM
∴AD⊥BM.
(2)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则平面AMD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AME的一个法向量则取y=1,得
所以,
因为,求得,
所以E为BD的中点.
21. 已知的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若,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是锐角三角形,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和余弦定理可得,结合题意与正弦定理可得,利用诱导公式计算分析即可得出结果;
(2)设,则,进而有,根据余弦定理可得,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的取值范围.
【小问1详解】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数量积的定义得,.
由余弦定理得,
即,由正弦定理及,
得,即,
因为,所以或,
当时,是等腰三角形,此时,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当,即时,是直角三角形,这与矛盾.
故是等边三角形.
【小问2详解】
不妨设,由,
得,于是,
又因为是锐角三角形,所以,
即,因此,
由余弦定理得,,
令,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因此
故的取值范围是.
22. 已知圆,点P是直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圆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
(1)当切线PA的长度为时,求点P的坐标;
(2)若的外接圆为圆N,试问:当P运动时,圆N是否过定点?若存在,求出所有的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答案】(1)或;(2)圆过定点,;(3)当时,AB有最小值.
【解析】
【分析】(1)设,由,计算即可求得,得出结果;
(2)因为A、P、M三点的圆N以MP为直径,所以圆的方程为,化简为,由方程恒成立可知,即可求得动圆所过的定点;
(3)由圆和圆方程作差可得直线方程,设点到直线AB的距离,则,计算化简可得结果.
【详解】(1)由题可知,圆M的半径,设,
因为PA是圆M的一条切线,所以,
所以,
解得或,
所以点P的坐标为或.
(2)设,因为,
所以经过A、P、M三点的圆N以MP为直径,
其方程为,
即,
由,
解得或,
所以圆过定点,.
(3)因为圆N方程为,
即①
又圆②
①-②得圆M方程与圆N相交弦AB所在直线方程为

点到直线AB的距离,
所以相交弦长

所以当时,AB有最小值.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定点问题和距离的最值问题,难度较难.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
数 学 原卷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若集合,则( )
A. B. C. D.
2. 已知,且,其中a,b为实数,则( )
A. B. C. D.
3. 如下图,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4. 有人从一座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假设每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电梯是等可能的,则该人在不同层离开电梯的概率是
A. B. C. D.
5. 在中,已知,,,,分别是,边上的中线,则( )
A. B. C. D.
6. 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7. 在等腰中,,点为底边的中点,将沿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的大小为120°,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8. 若不等式.对x∈恒成立,则sin(a+b)和sin(a-b)分别等于(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若,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今年5月25日工信部部长在“两会部长通道”表示,中国每周大概增加1万多个基站,4月份增加用户700多万人,通信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图是某机构对我国未来十年用户规模的发展预测图,阅读图
关于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2022年我国用户规模年增长率最高
B. 2025年我国用户数规模最大
C. 从2020年到2026年,我国的用户规模增长两年后,其年增长率逐年下降
D. 这十年我国用户数规模,后5年的平均数与方差都分别大于前5年的平均数与方差
11. 在通用技术课上,某小组将一个直三棱柱展开得到平面图如图所示,,,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则在原直三棱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点共面
B.
C. 几何体和直三棱柱的体积之比为
D. 当时,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12. 已知动圆,,则( )
A. 圆C与圆相切
B. 圆C与直线相切
C. 圆C上一点M满足,则M的轨迹的长度为
D. 当圆C与坐标轴交于不同的三点时,这三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45°,,且,若,则________.
14. 军事飞行人员是国家的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招收和培养飞行员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某地区招收海军飞行员,从符合条件的高三学生中随机抽取8人,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68,171,172,173,175,175,179,180,则这8名高三学生身高的第75百分位数为__________.
15. 写出与圆和都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
16. 神舟十三号飞船于2022年4月16日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技术成功着陆.若由搜救地面指挥中心的提供信息可知:在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内,A处的返回舱垂直返回地面.空中分队和地面分队分别在B处和C处,如图为其示意图,若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A1,B1,C,且在C点测得B的仰角为26.6°,在C点测得A的仰角为45°,在B点测得A的仰角为26.6°,BB1=7 km,∠B1A1C=120°.则CA1的长为________km.(参考数据:)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某公司在一次入职面试中,共设有3轮测试,每轮测试设有一道题目,面试者能正确回答两道题目的即可通过面试,累计答错两道题目的即被淘汰.已知李明能正确回答每一道题目的概率均为,且各轮题目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1)求李明不需要进入第三轮测试概率;
(2)求李明通过面试的概率.
18. 如图,正方形ADEF与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CD AB//CD,AB=AD=2,CD=4,M为CE的中点.
(1)求证:BM//平面ADEF;
(2)求证:BC⊥平面BDE.
19. 已知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1)设直线与的交点为,求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为,若直线与,不能构成三角形,求实数的取值的集合.
20. 如图,已知长方形中,,,M为DC中点.将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
(1)求证:;
(2)若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问点在何位置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1. 已知的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若,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是锐角三角形,求的取值范围.
22. 已知圆,点P是直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圆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
(1)当切线PA的长度为时,求点P的坐标;
(2)若的外接圆为圆N,试问:当P运动时,圆N是否过定点?若存在,求出所有的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