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秋天的怀念
一、作者名片
史铁生(1951-2010年),生于北京,作家。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背景链接
《秋天的怀念》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三、字词梳理
(一)生难字:
瘫痪(tānhuàn) 暴怒(bào) 沉寂(jì) 杂碎(zá) 侍弄(shì) 捶打(chuí)
憔悴(qiáocuì) 央求(yāng) 絮叨(xù) 仿膳(shàn) 豌豆(wān) 诀别(jué)
淡雅(yǎ) 高洁(jié) 烂漫(màn) 翻来覆去(fù) 喜出望外(wàng)
(二)多音字:
(三)形似字:
(四)词语注释:
暴怒:极端愤怒。
沉寂:十分寂静;消息全无。
侍弄:文中指经营照管。
北海:文中指北京的北海公园。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仿膳:文中指北海公园内的一个饭庄,以制作宫廷菜而闻名。
豌豆黄儿:北京的一种小吃,将豌豆蒸煮后磨碎制成,颜色金黄,口感细腻,味道香甜。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①—②):描述自己的病情和母亲对“我”的迁就、疼惜。
第二部分(③—⑥):“我”同意母亲的央求去看菊花,母亲却突然因病离世了。
第三部分(⑦):写“我”和妹妹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心好好地活下去。
五、结构框架
六、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我”失去双腿残疾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及母亲默默承受并耐心安抚“我”心灵创伤的故事,歌颂了母亲艰辛、伟大的爱以及“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揭示了面对生命的残缺遗憾,要勇敢镇定地“好好儿活”的人生领悟。
七、重点难点
(一)文章为什么反复写“看花”?
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母亲多次提议带“我”去看花,遭“我”拒绝——母亲再次央求“我”去看花,“我”答应去看花——母亲去世不能陪“我”去看花——“我”和妹妹去看花。
2.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给“我”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看花”是母爱的具体体现。
3.文章结尾写“我”去看花,说明“我”已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完成了母亲的遗愿。“看花”是“我”开始新生活的象征。
4.母亲生前爱花,文章反复写看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二)从全文的叙述来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亲。
她的慈爱,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
她的细心,体现在几次“悄悄”地出去和进来,以及“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挡在窗前”“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等细节描写中。
她的无私、坚忍体现在自己身患绝症,“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却从未向儿子提及,她承受着儿子终身截瘫的残酷现实,承受着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你为我想想”。
她的睿智,体现在她懂得人生无论遭遇什么厄运,都要“好好儿活”,不仅仅是活着,还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要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八、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作者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果说,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那么“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二)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细节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当“我很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此时的母亲是怎样的痛心焦急!地多么想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的自基自弃!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已经加倍,母亲却没有跟儿子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忍住哭声”,她是以怎样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怎样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啊!
细节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胎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啡啦’地飘落”,母亲要“挡在窗前”,这位细心的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她那憔悴的面容,既显示着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那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九、写法借鉴
1.细节描写,真挚感人。文章从细微之处对母亲的神态、动作进行了描绘,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等,一个慈爱、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呈现有读者面前。
2.张驰有度,富有节奏。文章第①段详写了一个激烈的场面:第②段情绪陡然一落;第③段又是一个略微轻松的节奏;第④段独句成段,紧承上文,让前文的情绪变然而止;第⑤⑥段用最简洁的叙述,讲出心中最深、最痛、最不愿提及的诀别;第⑦段则是在痛定之后再回味反思,意味悠长。文章营造的张弛节奏,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达到了和谐一致。
3对比手法,凸显主题。文中“我”的暴怒与母亲的体贴形成对比,“我”对生活的绝望与母亲的坚定形成对比,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母亲对儿子的深沉伟大的爱。
十、素材积累
赞美母爱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2.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4.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自我检测
秋天的怀念
1.(原创)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怒(bào) 沉寂(jì) 杂碎(zá) 侍弄(cì)
B.央求(yāng) 絮叨(xù) 仿膳(shàn) 豌豆(wān)
C.高洁(jié) 诀别(juē) 烂漫(màn) 淡雅(yǎ)
D.瘫痪(tān) 憔悴(jiāo) 捶打(chuí) 踩扁(biǎn)
2.(原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玻璃 墙壁 灰复 暴怒无常
B.飘落 绝别 憔悴 三天两宿
C.央求 敏感 淡雅 喜出望外
D.高洁 仿膳 呕吐 翻来复去
3.(2022·河南中考)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shuò sān B. sù sàn C. sù sān D. shuò sà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āng( )显 内hán( )
4.(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双腿截瘫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C.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D.教室里,大家放开喉咙大声朗读课文,真是沸沸扬扬。
5.(原创)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秋天的怀念》讲述了“我”失去双腿残疾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及母亲默默承受并耐心安抚“我”心灵创伤的故事,歌颂了母亲艰辛、伟大的爱以及“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
C.《秋天的怀念》以清新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歉疚之情。
D.《秋天的怀念》以歉疚的笔调追忆了自己瘫痪后和母亲去世前的一段相处时光。看似平凡的母亲,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言一行中却藏匿了对孩子无限深沉的母爱,读来感人至深。
6.(原创)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A.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B.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
C.(母亲)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D.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8.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项是( )
幸福其实并不难获得。幸福就在你眼中, ;幸福就在你掌心, ;幸福就在你脚上, 。很多时候,我们总感觉幸福离我们很遥远。望眼欲穿,也许我们看错了方向;苦苦挽留,也许我们握错了手;奋力前行,也许我们走错了路。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已经得到的要好好珍惜。
A.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B.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C.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D.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9.青年画家拜访老画家,诉苦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
假如你是老画家,该如何应对为好?
“ ”
10.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听着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参考答案:
1.B【解析】A“cì”应为“shì”;C“juē”应为“jué”;C“jiāo”应为“qiáo”
2.C【解析】A“灰复”应为“恢复”;B“绝别”应为“诀别”;D“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
3.(1)B (2)①. 彰 ②. 涵
4.D【解析】“沸沸扬扬”:向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句中讲的是读书声,不合语境。
5.C【解析】《秋天的怀念》语言平静内敛,感情深沉热烈。
6.A.神态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景物描写
7.C【解析】A.不合乎逻辑,删去“月光”;B.表意不明,“他”既可以是小强也可以是小刚;D.用词不当,“巧夺天工”改为“鬼斧神工”。
8.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根据“眼中”的提示,第一空填“只要用心就能捕捉”;根据“掌心”的提示,第二空选“只要合手就能把握”;根据“脚上”的提示,选“只要移步就能到达”。故选:C。
9.示例: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
【解析】本题考查情景说话。根据青年画家的问话,既要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又要含蓄委婉。青年画家急功近利,却执迷不悟,老画家可以这样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
10.(1)①母亲;②母亲给作者的“好好儿活”的人生信念;③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④母亲对作者的理解和关爱;⑤母亲说过的“好好儿活”那句话。【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了解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说出作者怀念的对象和表达的情感即可。从文中表述的内容来看,作者三次写看花,实为对母亲的回忆,所以怀念的是母亲,还有母亲对我的爱;作者在文中既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也有对以往没有理解母爱感到悔恨,结尾“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一句,还暗含了作者要努力活下去,回报母爱的决心。
(2)第①段: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第⑦段:表明“我”对母亲的话有了真正的理解,坚定了生活的信念,要与妹妹一起坚强、乐观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第①段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活下去的勇气。第⑦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3)①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②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了铺垫。【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考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的空间,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情,突出深化主题等;本题划线句子描绘的是冷清的环境,为下文描写母亲“挡在窗前”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埋下伏笔。
(4)两个加点词都是叠音词;“悄悄”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包容;“偷偷”写出了母亲担心脾气暴躁的“我”,对“我”的关心与呵护。【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赏析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这是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悄悄地”、“偷偷地”等词细腻地写出了母亲的小心翼翼。“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5)示例一: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示例二: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示例三: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精彩地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与掌握。本文通过“我”瘫痪后母亲所做的一系列小事,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与期望,在母亲伟大精神感召下,我和妹妹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好好地活下去。作者希望孩子们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打击都要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珍爱生命,找到自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