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堂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堂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5 00: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堂训练
选择题
1.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2与如图所示,属于发行公债支持的对象是( )
A.秋收起义 B.黄埔军校 C.二次革命 D.武昌起义
3.(2022·江西·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赢得了反帝斗争胜利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4.1924年,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大事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
C.“八七会议”召开 D.国民党一大召开
5.“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6.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7.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知识点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8.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9.“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分共会议”的召开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北伐战争失败
10.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1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里的“三大政策”是指(  )
①平均地权  ②扶助农工  ③联共  ④联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黄埔军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立的著名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  )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13.北伐战争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陈毅
14.“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15.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地主阶级的利益
B.资产阶级的利益
C.帝国主义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6、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7、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18、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们所说的总理指(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周恩来
19、有一名黄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之初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李大钊
20、“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如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办学宗旨
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6年5月,国民党中央通过出师北伐案。7月,广州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材料二 北伐军出师不到10个月,就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从广州打到武汉、南京和上海,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一直推进到长江流域,席卷了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大学,它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来到一所学校视察,看到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孙中山看后,称赞道:“好,军人应当如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 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成为什么中心
(2)材料二中那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 学校的培养对象是什么人
(3)材料二提到的那所学校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 它对革命有什么贡献
答案
1-5BBADC 6-10CBDCD 11-15DBCCD 16-20ABCDC
(1)湖南、湖北。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广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骨干;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国际援助等。
22、(1)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国共两党合作,壮大了革命力量;北伐将士作战英勇;工农革命运动对北伐战争的支持;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回答两点即可)
23、(1)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中国近代传播新思想的中心。(2)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3)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它为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