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五章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再 见
侯
3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是·
1、在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
以化学计算为主线来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具体
就是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
使学生
学握由一种物质的质量,会计算另一种物质的
质量。从而突显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
学料价值和意义。当然通过此,也能让学生从
定量的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从而止他们体会
到定量和定生两种确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是相铺相成的,树立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
2、
这节课具体的知识落脚点是通过一定、有坡度
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
汁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同时也以此为平台为
载体,培养和圳练学生的解题技能和思维能力,
培养他门认真细致的学惯知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从而达到化学学科应有的学科教育价值:
通过化学学习,学生要有料学、理性思维的意识。
具体实施通过》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正确拿握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第二课时:反馈练习,熟练拿握。并达到能
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
目的。(包括文字呈现的情景计
算题,如练习册上拓展创新题;
针对具体的题,各类计算方法的
融会贯通与相得益彰,以培养学
生的发散思维和灵话机动。)
上述划分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依据的,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糅合其中。
(借这个机会,主要谈谈对第一课时的
教学设计,愿能给在座诸位一点启示:)
先是抛出现实生话中的一个问题,
突出化学计算的现实意义。】
以此
为驱动,寻求解决的办法。下面
就给学生以时间,完分激发他们
的思维,唤起已有知识的回顾,
创设各种认知冲突与矛盾,从而
在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教学
任务与目标的落实。
具体是这样展开的
问题引入: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
1kg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
的汽车跑大约100Km。
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
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氢气。
这一小桶水
分解产生的
H,可供汽
车跑多远?
929
此解反应既
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利用
小桶中的那18Kg水能分解产生多少氢气?
怎么算?
一种思路: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
理由:水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
解: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X2/(1X2+16)X100%=11.1%
18K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18Kg×11.1%≈2.0Kg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Kg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
求该物质的质量应该怎么办?
如用6gKMn04制02,可得到多少克02?
显示此计算的局限性,从而把关注的焦点也
投向另一种思路,强化出它的学科价值来,
水到渠成的进行新课的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