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B)(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23: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声音(单元测试B)-2022-2023学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柠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铁钉的两端,( )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
A.拉伸 B.揉搓 C.按压 D.弹拨
2.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3.吉他上的弦越粗发出的声音就会( )。
A.越高 B.越低 C.越强
4.吹口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 )。
A.簧片长短厚薄不一 B.进气口大小不一
C.吹奏时的用力大小不一
5.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出是( )。
A.风声 B.海浪声 C.歌声
6.当我们拨动琴弦时会发现:琴弦( )些,音高就高;琴弦( )些,音高就低。
A.松 紧 B.紧 松 C.和松紧无关,都一样
7.在下面的三种物体中,( )传播声音的能力最佳。
A.空气 B.游泳池 C.桌面
8.“土电话”实验中,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
A.声波引起空气振动 B.声波引起棉线振动 C.声音通过棉线的空隙流动
9.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B.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传播 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就高。
A.物体振动得快 B.物体振动得慢 C.物体振幅越大
二、填空题
11.耳朵的结构:( )、( )、( )。
12.人的耳朵由外耳、( )和( )三部分组成。
13.用橡皮筋制作乐器时,橡皮筋越紧,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橡皮筋越松,波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
14.“隔墙有耳”是因为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声音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三、判断题
15.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直接关系,没有物体,就不可能有声音。( )
16.轻轻打击与重一点击打同一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 )
17.同一个橡皮筋,拨动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
18.声音在塑料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
19.萌萌说下雨时的雷声很响。这不是对声音的描述。( )
四、连线题
20.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线。
说话交流 空气柱振动
管乐器奏乐 弦振动
弦乐器奏乐 翅膀振动
音响放音乐 声带振动
蚊子的叫声 扬声器振动
五、排序题
21.同学们在3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入不同量的水(如下图所示),用嘴巴贴着瓶口吹气,声音从高到低排列是( )。
A B C
六、简答题
22.河岸边的人大声叫喊,水中的鱼儿会受惊,游走,请用声音的知识解释原因。
23.在练习敲鼓时,想停下来重新开始,你会用什么简便办法让声音快速停止?并说说其中的科学原理。
七、实验题
24.实验目的:探究钢尺与声音的关系。
实验步骤:用钢尺做实验,吧钢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约20厘米。轻轻拨动钢尺,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和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
实验记录:
用力大小 振幅大小 发出的声音
轻轻拨动 ( ) ( )
用力拨动 ( ) ( )
① 请你完成上表的数据记录。
②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探究钢尺发出的声音变化。完成下表的数据记录
钢尺伸出的长度(厘米) 声音变化 振动快慢
5-6 ( ) ( )
13-14 ( ) ( )
20-21 ( ) ( )
萌萌用音叉套装进行实验探究(如下图),用细绳将乒乓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在乒乓球的右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请完成下面各题。
25.这个装置是模拟( )。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乒乓球实验
26.实验时,轻轻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 )。
A.低 B.弱 C.强
27.实验时,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递到乒乓球上的
A.细绳 B.音叉 C.空气
28.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可以观察到悬挂的乒乓球( )。
A.不动 B.被音叉吸引 C.来回摆动
29.如果将左边的乒乓球换成下的套装,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可以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玉米渣( )
A.上下跳动 B.被音叉吸引 C.来回摆动
30.音叉发出的声音较强时,气球皮( );音叉发出的声音较弱时,气球皮( )。
A.振动幅度大 B.振动快 C.振动幅度小
八、综合题
敲击音叉实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1.用手触摸敲击后的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 );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 )。
A音叉在振动 B.音叉有磁性 C.音叉有静电
32.图1中小奇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触水面,观察到水面出现的现象是( )。
A. B. C.
33.图1中,小妙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 B.水 C.桌面
34.图2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 )的作用。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35.图2中,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时,先轻敲再重敲,发出的声音( )。
A.一样 B.高低不同 C.强弱不同
36.图2中,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的( )。
A.振动幅度大 B.振动速度快 C.振动幅度小
37.图2中,敲击后的音叉不接触气球皮,气球皮上的碎纸屑会跳动起来,声音用通过( )传播的。
A.桌面 B.空气 C.木棒
38.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 )。
A.音叉在月球上不振动 B.月球上没有电 C.月球上没有空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D2.B3.B4.A5.C6.B7.C8.B9.C10.A11. 外耳 中耳 内耳12. 中耳 内耳13. 高 低14. 墙体 波15.√16.√17.√18.√19.×20.
ACB
22.河岸边的人大声叫喊,水中的鱼儿会受惊,游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23.手按压鼓面;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按压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就不会发声。24. 小 弱 大 强 快 高 较慢 较高 慢 低25.B 26.B 27.C 28.C 29.A 30. A C
31. A A 32.C 33.B 34.B 35.C 36.A 37.B 38.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