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6 16: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毕达哥拉斯
让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托勒密
扇形世界地图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重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材料二: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思考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一: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手段的货币,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视之为改变命运的关键所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
社会原因:人们强烈渴望黄金、白银,《马可·波罗行纪》诱导西欧人到东方寻金
材料三: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枢纽,......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行动,正常的商业秩序破坏殆尽,商旅裹足不前。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却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一贯视东方奢侈品为生活必需品,不惜高价大批采购,由此导致贸易严重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财政不堪负担。......各国遂纷纷采取行动,争取开辟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引发了商业危机

思考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四: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徐蓝 《世界近代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五 :宗教是促成欧洲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他们长期反穆斯林的宗教战争记忆犹新,并始终为这种记忆所激励着。......伊比利亚人带着他们的讨伐精神渡过大洋,他们发现,在那里有更多的穆斯林有待消灭,有新的异教徒有待从偶像崇拜中被解救出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精神动力:文艺复兴推崇的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精神动力:欧洲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材料六:中世纪晚期,西欧封建制度内部矛盾重重。封建经济日趋衰败,......各国政府在财政上亦常常捉襟见肘,它们迫切需要新的财源,以增加收入,缓解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各国君主先后支持开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扩张。......同时,也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满足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条件,所以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政治因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

思考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材料七: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开辟新航路重受的前提条件之一。15世纪出现的可以升起多张帆的三桅新型海船,较以前的船舶多有改进,不仅操纵灵活,航速加快,而且能够在各种风向中行驶。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极大地提高了远洋航行的安全系数,从此海船敢于、也有条件驶向大洋深处。此外,地圆说的日益流行,使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就将中国和印度画在大西洋对岸。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地圆说
罗盘针
多帆桅杆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传入。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思考2: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思考2: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时间 人物 国籍 支持者 航向 航线 成就
1487-1488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1492-1493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 葡萄牙 西班牙 向西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
印度
环球航行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
到达非洲东海岸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
新航路
开辟的绕道非洲
到达印度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环球航行
思考3:如何评价航海家的出海行为
材料一: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一 -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 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材料二:当然,葡萄牙人开创这条新航路的目的是做买卖,所以他们决心垄断新航路上的全部贸易。为此,他们采取了野蛮的暴力手段。达●伽马在一次航行中洗劫了从麦加归来的非武装的阿拉伯商船。
......
...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麦哲伦干预了诸岛的内讧,他在攻打马克坦岛的战斗中,被当地人杀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早期的航海家不畏艰险、敢于打破常规,拥有令人敬仰和叹服的冒险精神,使得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但与之同时他们也是利益的极致追求者,使新航路的开辟充斥着暴力和血腥。

1497
卡伯特
意大利航海家,1497年他为英王亨利七世航行到达今天的加拿大。
巴伦支
荷兰探险家、航海家,在阿姆斯特丹商会的支持下,巴伦支一生致力于开拓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航道。
哈得逊
英国探险家与航海家,以搜寻西北航道而闻名,成功勘探了加拿大的部分的地方。
德雷克
英国探险家与航海家,据知他是第二位在麦哲伦之后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
1535
1578
1594
1609
1642
塔斯曼
荷兰航海家,两次远航,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汤加和斐济。
卡蒂埃
法国探险家,最先调查西北航道的探险家,替欧洲人打开了加拿大的大门。
思考4:其他航路开辟的特点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特点:以高纬度地区、美洲以及南半球为主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向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_________
法国 16 世纪 卡蒂埃 到达______________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 的航路
俄罗斯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 的航线
向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_______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拉布拉多半岛
北冰洋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合恩角
澳大利亚
讨论: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试着比较两者的不同。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1518年,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目的 手段 结果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宣扬国威
海外寻金,拓展商路
非侵略性的和平的朝贡贸易
血腥暴力的殖民扩张
忽视经济利益,后期难以为继
抢占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内驱力

思考5: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对欧洲:
①经济: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政治: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对人类社会:
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C
2. 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出
A. 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香料 B. 解决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C. 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D.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贸易
B

课堂检测
3.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传播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商品经济发展 C.中国逐渐落后 D.拜金主义盛行
4.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 ……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由此可知,哥伦布团队
A.熟悉东方文化 B.接受地圆学说 C.已经发现美洲 D.经济实力雄厚
B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