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5 10: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新课导入
一山——西湖孤山
新课导入
两堤
白堤
苏堤
新课导入
三岛
小瀛洲
阮公墩
新课导入
拓展阅读
花港观鱼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柳浪闻莺
南屏晚钟
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
三潭映月
双峰插云
5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湖心亭看雪》创作背景
新课导入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尤以一山、两堤、三岛、十景著称。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前面的图片中“三岛”少了一个?那么少的这个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张岱,来看看这里的雪景!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2.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本文对比、白描手法的运用。(难点)
3.领略雪后西湖美景,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素养)
背景链接
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 ,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
9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陶允嘉家养病,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崇道称为“今之江淹”,于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悠游自在,创作了许多诗文;于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后,避兵灾于剡中,于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和《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向死而生;后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世长辞,享年约九十三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预习反馈
读一读
拏 更 毳 凇
芥 喃喃 毡 强
崇 祯 沆 砀 更






有此人

ɡēnɡ
cuì
sōnɡ
jiè
nán
zhān
qiǎnɡ
chónɡ zhēn
hànɡ dànɡ
ɡènɡ
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整体感知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第一人称代“我”。
消失。
都。
这。
鸟兽的细毛。
整体感知
(1)这部分中“余住西湖”中“余”的古今含义有什么变化?
(2) “大雪三日”中哪个字有活用现象?
“余”的古义是我,今义是剩下。
“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整体感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汽弥漫的样子。
译: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料人影罢了。
全。
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比喻细微,微波。这里指像小草一样微小。
罢了。
整体感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面对,向着。
沸腾。
哪能。
尽力。
还。
等到。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在此地客居。
船夫。
低声嘟哝。
原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整体感知
(3)在这部分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找一找。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更”古义是还,今义是更加。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是勉强。
“白”古义是酒杯,今义是像霜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4)“客此”中的“客”是怎么活用的?
“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整体感知
(5)再看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找一找。
“是金陵人。”判断句,“是”表判断。
“见余,大喜曰”省略句,“见”前面省略了主语“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整体感知
(6)结合全文注释,找一找有哪些一词多义现象?
词语 原句 含义




上下一白
副词,全都
长堤一痕
数词,一
是日更定矣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
副词,更加,还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色
酒杯
大喜曰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副词,非常
形容词,跟“小”相对
整体感知
2.读完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赏雪的具体经过。
第二部分(2):写湖心亭奇遇。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湖心亭
大雪三日
精读细研
文中舟子对张岱有一句评价,是什么?关键词是哪个?是什么意思?
精读细研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傻”或“痴迷”
他的“痴”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 “痴”含义?在前文中找一找。
精读细研
“痴”于行
——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寻常的天气
不寻常的时间
不寻常的行踪
精读细研
讨论:1.“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在此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一个“绝”字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后的情境。
精读细研
讨论:2.在雪后极寒的夜晚,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写出了什么?
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显示了作者异俗傲世的高洁情怀,体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暗示了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
精读细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于景
——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精读细研
讨论:这两句景物描写有运用了什么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以小衬大, 笔墨精到,情致毕现。这一句运用了白描手法。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
精读细研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方法指导
精读细研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痴”于情
——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后的惊喜。
精读细研
“痴”于心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讨论:问其姓氏,“客”却不答姓名答籍贯。是作者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结合下面的材料,小组讨论。
精读细研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度,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精读细研
“金陵”是明朝旧都南京的古称,开篇“崇祯”二字也可以看出,既然已经改朝换代,对前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可见内心怀有对于王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在贫困衰败中固守一份对故国的“痴心”。
合作探究
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1.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合作探究
2.读完本文,你会发现文章题为“湖心亭看雪”,但文章后半部分却写湖心亭奇遇,对此,你有何看法?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式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具有魅力。作者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以及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
合作探究
余住西湖(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
古义:我 今义:剩下
古义:还 今义:更加
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勉强
古义:酒杯
今义:像霜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上下一白(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大喜曰(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白色
副词,非常
酒杯
形容词,跟“小”相对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上下一白( )
长堤一痕( )
副词,全,都

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
数词,一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副词,更加,还
合作探究
大雪三日( )
拥毳衣炉火( )
客此( )
词类活用
名词做动词,下大雪
名词做动词,带着火炉
名词做动词,客居
合作探究
判断句:
是金陵人( )
省略句:
见余,大喜曰( )
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表判断
“见”前面省略了主语“两人”
状语后置,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词类活用
写作特色
运用白描手法,生动传神。
白描手法就是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全文一百多字,写湖、写雪、写人,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
写作特色
如本文中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长与短,点与线,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写作特色
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用极简省的笔墨叙述了自己的游踪,然后抓住夜色中雪景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虽属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踪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出行
故国

山水
情趣
(特立独行)
(天人合一)
(高雅脱俗)
(伤感怀念)
课堂检测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是日更定矣(       )
(3)余拏一小舟(    )
(4)拥毳衣炉火(         )
(5)雾凇沆砀(        )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7)是金陵人,客此(    )
(8)及下船(   )
消失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白汽弥漫的样子
哪能
客居
等到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课堂检测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课堂检测
3.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C
课堂检测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湖面上)冰花山和水,从上至下一片弥漫,天和云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4.翻译下面句子。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即写于他避居剡溪山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湖心亭看雪》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