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5 10: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人生知己最难寻
如果说李白、杜甫是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李商隐、杜牧是晚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那么,刘禹锡和白居易则是中唐时期当仁不让的、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他们年龄相仿、性情相投、才华相若、友谊深厚,两人之间仅互相赠答、唱和的诗就有138首之多,为此还专门合出了一本书《刘白唱和集》,先后编集四次,是当年的大热门畅销书。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唱和诗就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因是汉代中山王刘胜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22岁中进士,23岁登宏辞科,24岁登吏部取士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
作者简介
文学上与白居易齐名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刘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其诗歌题材广阔、取境优美、词藻瑰丽、精炼含蓄、思出常格、开朗流畅、可语可歌而又不流于平浅。
刘禹锡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以论说文的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二是杂文,词藻瑰丽,题旨隐微。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传世。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永贞元年(805),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 
十年后,朝廷里有些大臣觉得他们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留在京城做官。
背景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宝历六年(826),刘禹锡在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由和州刺史调任洛阳,北返途经扬州,时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二人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题解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拿过我的酒杯斟满美酒同饮共醉,与你一起拿着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
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
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但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官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1.首联交代了什么?
2.“凄凉地”、“弃置身”几个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表达了诗人长期谪居的寂寞、痛苦,抑制已久的愤懑心情和无限的辛酸。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
2.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颔联写回乡所见。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 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是被人们称道的名句。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一:这两句诗用“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是诗人感叹自己身世的愤激之语。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二:诗人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有了普遍意义。
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与诗的原意契合,而是另有新意: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海日生残液,江春入旧年。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拨让后波。
刘禹锡的诗文,素以表达哲理见长,如我们熟悉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其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这首诗最为警策人心的诗句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它跳出个人遭遇和恩怨的樊篱,选取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这样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这两句诗,也超越了时代,千古以来,成为人们用以鼓舞梦想、放眼未来的激励语。
同样具有这样的哲理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
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长:振作。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白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回应题目,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辛酸、愤懑
怀恋、怅惘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用典
比喻
富有哲理
积极进取
乐观豁达
刘禹锡
首联:回顾贬谪生活
颔联:感慨世事变迁
颈联:预示发展前景
尾联:与友乐观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