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水调歌头
——与自我和解也是圆满
教学课件
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
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 乡
孤 寂
怀 人
孤 寂
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安 适
作者介绍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三苏”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是豪放派词人代表;
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诗文集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
七项全能
一、大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二、大词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大散文家:《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四、大书法家:《黄州寒食诗帖》
五、大画家:《潇湘竹石图》
六、大政治家: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七、大美食家:人生信条——走到哪,吃到哪 一言不合就写吃
东坡系列菜: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
生平事迹
“人生若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东坡就是一本丰厚的书,是“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生活哲思,是雨中“竹杖芒鞋轻生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万丈豪情,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相思与痴情,
背景简介
这首词是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但是这一愿望一直未实现。
政治上的失意,兄弟的离散,苏轼心情抑郁惆怅。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shēng)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活动一、朗读诗文
小 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译文:丙辰年中秋节,畅饮到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加上怀念子由,特写下这首词。
分析:交代时间、地点、作此词的缘由,领起全篇。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请大家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话为大家解说这首词每句话的大意,尽量用诗意化的语言,三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活动二、以文译词
上阙:皎洁的月亮是何时出现的呢?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那美丽的宫殿,现在又是什么模样。在月光之下,我想要乘着这缕清风到那天上,却又害怕天上太高太寒冷,只好在冷风中与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月亮之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写景:饮酒问月)
下阕:月光洒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儿。月亮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不然怎么总是在人们别离时就圆圆的呢?人们难免有悲欢离合,月亮同样有阴晴圆缺,这是自古以来难以周全的。既然如此,那我只希望人们能够长长久久、平平安安,纵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一轮明月。(抒情:望月怀人)
活动三、读中悟情
这首词一共八句,但是句句情感不一样,请同学们再读诗词,试着触摸词人起伏多变的情感,完成这个坐标图。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 举起酒杯去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分析:化用李白《把酒问天》中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问一问之。上片一开始,词人就提出一个问题,以无端陡起的形式突兀发问,笔法奇特,词人把青天当成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现出一种情绪高昂之情。词人把酒问天,满怀豪情。
译文:不知有着宫殿楼阁的天上,今天 晚上是哪一年?
分析:表面问天,实际上想知道当今朝廷的情况。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心生疑问,对“天上宫阙”之问,内心迷茫。
译文: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又怕在那洁白玉石修筑的月宫里,那么高的地方,一定寒冷得受不了。
分析:也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朝廷,但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高处不胜寒:人在高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朝廷改革派的诋毁,打压、中伤。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即使是遭受朝廷的排进中伤,仍想回朝廷为国效力,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联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中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济世的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士大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所以正是因为苏轼这种心忧天下的情怀,苏轼在此后的坎坷人生中,不盲从,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即使在地方也大有一番作为。苏轼曾这样评价自己:问吾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在徐州,解决黄河水患;在杭州,整治西湖,修“苏堤”;在惠州,慷慨解囊,修建著名的东心桥,西心桥,百姓为了纪念他,又将西心桥取名为“苏堤”。)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欲”和“恐”既写出了满心向往,又写出了无尽担忧,高处之寒让词人辗转徘徊矛盾。
译文: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
分析:“人间”,指作地方官而言。相对于复杂的朝政来说,选择退避,选择在地方做个小官,无疑不是种自由,在这种自由里,同样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出力。这是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也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
至此苏轼终于从政治的失意中挣脱了出来,虽然有些许无奈,但也从此走出一条能实现自己人生抱负康庄大道。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矛盾之后的选择,还是选择热爱的人间生活。
译文:月光照遍华丽楼阁, 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分析:“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写月光,也写月下人。过渡到个人的思弟之情。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照着无眠之人,内心满是思念之情。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译文:月光不应当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
分析:用反问的口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因为思念,对月儿也有了一些埋怨责备之情。
译文:人们都会有悲哀、欢乐、分离、会合,月亮也有显现、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解决。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很相似,既然月的阴晴圆缺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儿,那么人对待自己的悲欢离合就应该像对待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顺其自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分析:转为安慰的语气,转为自我安慰。人生有很多无法摆脱的遗憾,这些都非人力所能控制,要学会超脱,笑对离别悲伤。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辗转思考,人生哪有事事圆满,处处如意,月亮也是有阴晴圆缺的,还是放宽心胸,豁达对待吧。
人们爱苏轼,不光爱他的才华,更爱他可敬可佩的人格。苏轼的一生坎坷艰难,可是我们总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乐观与豁达,读到他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这些的背后其实是承受了多少的孤独与苍凉,也正是因为这份苍凉,他的旷达的情怀更显崇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就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共同欣赏美好的月色啦!
分析:进一步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使全诗顿时开朗,表现作者旷达、乐观的精神境界。词人在困顿中,在失意中自我释怀,自我和解,最终把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送给天下所有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推己及人,情感升华,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成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这不仅仅是一种豁达情怀,更是对自身苦难的一种超脱。(千古名句)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将美好的愿望给所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长长久久,相伴赏月。豁达乐观。
1056年 三兄弟随父回家奔丧,守丧三年
1066年 苏轼父亲去世
1067年 苏轼妻子去世
1071年 上书斥变法,被皇帝指责,于是自请外派。
1071年 被贬谪至杭州
1074年 至山东密州任知州
1076年 10月又改派徐州
…… ……
苏轼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2岁差点死去,45岁起不断被贬谪,49岁丧子,直到60岁还被贬,终于,在64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苏轼的一生,风雨多,晴天少。
总结:在朝廷里的被排挤,在政治上的苦闷,对于弟弟子由的思念,七年未见的手足情…… 但是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乐观和奋发!苏轼丧母、丧父、丧妻、自清外派、一贬再贬的悲凉处境。在此境况下,苏轼的矛盾、惆怅以及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便更为突出。
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写道: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现出一种情绪高昂之情。词人把酒问天,满怀豪情。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心生疑问,对“天上宫阙”之问,内心迷茫。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欲”和“恐”既写出了满心向往,又写出了无尽担忧,高处之寒让词人辗转徘徊矛盾。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矛盾之后的选择,还是选择热爱的人间生活。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照着无眠之人,内心满是思念之情。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因为思念,对月儿也有了一些埋怨责备之情。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辗转思考,人生哪有事事圆满,处处如意,月亮也是有阴晴圆缺的,还是放宽心胸,豁达对待吧。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将美好的愿望给所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长长久久,相伴赏月。
整首词一共八句,句句扣住“月”来写,句句渗透作者情。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体现其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人们的美好祝愿。作者借这一轮明月抒情,亦是一种自我劝慰。
乐观者的思维模式
面对“赐金放还”,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是在愁肠百转之后,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失意中不乏豪迈,失望中不缺希望
二十三年的被贬之路,刘禹锡发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人的感喟,但是在认清现实之后,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不但劝慰自己,还劝慰自己的朋友,最终“暂凭杯酒”振作精神,继续前行。
今天的苏轼同样如此,尽管痛苦到酩酊大醉,但是还是选择自我和解,自我释怀。
总结:尽管每一个人都有波折人生,都会迷茫困顿,但是他们依旧在苦中作乐,笑对人生他们都是乐观者,而这些品质就是乐观者的思维模式。
活动四、拓展延伸
编者为什么把这三首诗词编排在一起?它们有什么相似点?李白、刘禹锡、苏轼他们都有相似点,你发现了吗?
主旨: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感悟:人生哪总有圆满之时,世界绝非全是真善美。一个人,无论面临怎样的逆境和挫折,都要以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来对待生活,拥有豁达的胸襟,能包容世界的缺陷,才是我们应向苏轼学习的处事原则与人生态度。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苏轼的词中有一轮明月,皎洁美好,有情有趣。
苏轼的经历如一轮明月,阴晴圆缺,有起有落。
苏轼的心中有一轮明月,灵慧脱俗,纯净高贵。
苏轼的人生如一轮明月,举世无双,光耀千古。
愿同学们心中也 常有一轮明月照亮,
愿你们的人生也如一轮明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