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呀,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展示的是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师:视频欣赏完了,大家有没有感受到热闹的节日气氛呀。既然过节这么热闹,那谁来说一说在端午节里,人们都会做什么呢?
师:你看起来充满了期待,来,请你说说!
师:嗯,你知道有些地方会举办赛龙舟活动。还有其他意见吗?
师:看你不甘示弱的样子,好,你也说说。
师:哦,你家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师:同学们的分享可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师:说起粽子呀,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那你们喜欢吃粽子吗?
师: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吃呀!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二、新授
(一)阅读
(1)朗读:教师范读
(2)识字:准备了两个闯关小游戏,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达到识字、认字的目的。
第一关,“拼龙舟”:游戏规则——多媒体上的这些生字词都代表着一块木板,把它们读正确,就可以解锁全部木板,把它们拼成龙舟。男女生各一组进行比拼,获胜的队伍奖励一朵小红花。在此指导“粽子”“糯米”的读音。
第二关,“找朋友”:帮助字宝宝找到好朋友,即组词。在大屏幕上贴出“端、粽、米、节”这些字的字卡,请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组成词语的呢?联系生活,预设学生得出“粽子”“节日”“端茶”“端水”“米饭”等词语。最后,教师评选优秀小组,每组各得一朵小红花,这是对大家合作学习的奖励。
(二)分析
(1)文中是如何描写粽子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边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棵红红的枣。”)
(2)根据这个句子,大家知道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了吗?(箬竹叶、糯米、红枣、线)
(3)有没有发现句子中是如何描写竹叶、糯米和枣的?(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4)能照样子再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绿绿的、黄黄的、黑黑的)
(5)同桌合作找找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粽子的?(外面、里面、中间)
教师总结:(认识了生字、学会了组词、明白了介绍事物要遵循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