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集体劳作
家庭式劳作
手工作坊劳作
手工工场劳作
机器大生产
手工劳动(分散)
机器大生产(集中)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与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背景
项目 具体内容
1、政治前提
2、经济保障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渐确立与发展
(1)资本
(2)市场
(3)原料
(4)自由劳动力
3、技术支持
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奴隶贸易,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创造国内市场;广阔殖民地提供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与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丰富原料
圈地运动产生大量自由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e7d195523061f1c01ef2b70529884c179423570dbaad84926380ABC1F97BAEF0C8FC051856578EAB7874501A1FFE158C4981707381814BCC4D9A8E3554438DEE4FBCF5A5B4D2A8B0989AB57E8BAC65EB486172191761AFEFAD98399B7F929649E3C9CC3C2EDB05375483D52C873C1D6A323B353A12750684349CA2B1649B470708ACE6AB0C23D190
1765年
1771年
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棉纺织工厂
19世纪中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
法、美等国逐渐完成工业革命
(二)英国工业革命过程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与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背景
(一)生产方式:
机器生产
(二)员工管理:
(三)生产过程:
1、流水线生产,注重生产环节协同劳作
2、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1、实施倒班制
2、严格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二、工业革命对劳作方式的影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前面有各种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1859年首次出版,“双城”指伦敦与巴黎)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描述
三、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材料一:1850~ 2050年中国、 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材料二: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各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在19世纪,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不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术知识,而且也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56-1882年的(报纸销售)增长率高达600%。……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人们生活空间
方便人们出行;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改变乡村风貌;增强人们时间观念
促进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与民众素质提升;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五:“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由于这种工业的特点,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发出一种特别讨厌的气.....我所熟悉的一家工厂有几百个人做工,工厂往往昼夜开工。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这些极有害的条件会招致什么后果呢 .....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在问大多数病人他们从哪里得来寒热病时,他们的回答是或者自己从工厂得来,或者由别人传染而来。问他们做什么职业,从什么人传染来的病,回答都是:棉织工厂的工人。”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工人工作时间长;工作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问题严重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工人工作时间长;工作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问题严重
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一)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引入中国
1、洋务运动的开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 (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例举相关史实佐证“工业革命为中国人所分享”的观点。
四、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二)近代化学制的推行
20世纪,中国推行“癸卯学制”,兴办大量小学堂与中学堂,推动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一)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引入中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 (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例举相关史实佐证“工业革命为中国人所分享”的观点。
四、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课堂小结
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多元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形成,人类劳作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与此同时,建立在生产力进步基础之上的人类生活方式亦发生剧烈变革。肇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伴随着世界联系的强化迅速波及其他地区,在此过程中,近代中国汲取欧美工业文明的成果,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在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近代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课堂练习
2、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
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C
1、1837年查尔斯狄更斯出版了早期的经典小说《雾都孤儿》,以一个济贫院孤儿的成长为题材,生动地描述了进入济贫院的穷人被要求承担着繁重的劳动的情形,因此济贫院的救援声名狼藉,许多穷人宁死也不寻求公共援助,这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 )
A.工业化进程中社会问题
B.忽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C.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倒退
D.垄断资本主义残酷剥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