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同步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同步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4 20:3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翅膀发出的声音?
蝴蝶
蜜蜂
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演示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分析和论证: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的越慢,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
结论:
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
一、音调:
②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位 Hz。
1.指声音的高低
2.决定因素: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频率
① 定义: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③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频率/Hz
(4)超声波和次声波
①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20 Hz 到 20000 Hz,通常我们把这一频段间的声叫声音。
② 人们把高于 20000 Hz 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声音 20Hz ~ 20000Hz 人能够听到的
次声波
f < 20Hz
超声波
> 20000Hz
听不到
听不到
< 20Hz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次声波 < 20Hz 听不到
超声波 > 20000Hz 听不到
声音 20Hz ~ 20000Hz 人能够听到的

相同的条件下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为什么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呢?
【拓展】发生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时都会伴有次声波。有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如蝙蝠、海豚等,有些动物能接收到次声波,如大象等。
火山爆发
海豚
大象
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人说话的音调比男人高。“男低音”“女高音”中的“高”“低”指的都是音调。
男低音彭康亮
女高音宋祖英
【注意】(1)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发声体越短、越细、越紧,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声音尖、细、脆形容的是音调高;声音低沉、粗指的是音调低。
(3)“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高指音调高
(4)在音阶中,1,2,3,4,5,6,7,音调越高。
蛋蛋同学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度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1,2,3,4,5,6,7,i八个不同音调的声音。现在问同学们,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__(填“高”或“低”);若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吹瓶口,则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__(填“高”或“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 声音是瓶子振动产生
总质量最大
最难振动
频率最低
音调最低


空气柱最短
最容易振动
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蛋蛋同学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度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1,2,3,4,5,6,7,i八个不同音调的声音。现在问同学们,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__(填“高”或“低”);若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吹瓶口,则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__(填“高”或“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用同样大小的力吹瓶口:
声音由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

二、响度
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越用力击鼓,产生的声音越大
由什么因素决定?
(2)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分析与论证:音叉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2.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影响人听到声音响度的因素
①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②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更大声的喊 → 增大发声的响度
越远越分散
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1.发声体的振幅
2.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喇叭 → 减少声音的分散
【注意】(1)调节音量是指改变响度。
(2)大点声说话,是指响度。
如图,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果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但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大小不同的编钟 → 质量和体积不同
用相同的力敲击 → 频率不同
频率高低 → 音调高低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
力越大 → 振幅越大
力越小 → 振幅越小
振幅大小 → 响度大小
音调
响度
想一想:你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吗?
结论: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手风琴
钢琴
二胡
长笛
音色
指的是声音的色质。音色反映了声源个性品质,它是由声源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决定的。是声源本身的一种声音特性。
听音色可以辨识声源。
和音色有关的词语
优美的旋律、
悠扬的歌声、
声音甜美等。
三、音色
三、音色
(1)实验探究:探究不同发声体的音色。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 C 调 1(do)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探究归纳:观察声音的波形图可知,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2)音色
① 定义: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
② 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解析】解: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虽然他们的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不同。故选:C。
声音的感觉特性叫音色。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属于声现象中的重要内容,但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C
例: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声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文学中有些词语对声音进行了描述,其中,“震耳
欲聋”是指声音特性中的_____,“五音不全”是指声音特性中的_____,“尖声细语”是指声音特性中的_____。
响度
音色
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