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6 17: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远古人类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大约1万年前)
2、畜牧业出现在西亚、中国和南美洲
1、食物来源:
2、居住方式:
渔猎和采集
迁徙生活
妇女占主导地位
3、男女地位:
1、农耕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
中美洲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上游的粟米
长江中下游的水稻
中美洲
玉米
甘薯
欧洲、中东、中亚的小麦区
东亚、东南亚的稻米区
美洲的玉米区
3
西亚
中国
南美洲

绵羊
骆马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小麦、大麦原产地 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中美洲 玉米、甘薯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合作探究活动:
2021-12-08
4
原始农业的起源有何特点?
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多样性;分布在中低纬度和大河流域附近。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远古人类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大约1万年左右)
2、畜牧业出现在西亚、中国和南美洲
1、食物来源:
2、居住方式:
渔猎和采集
迁徙生活
妇女占主导地位
3、男女地位:
1、农耕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三)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手工业劳动。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早期城市产生。
③促进了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4、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①推动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的逐渐发展。
(三)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
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美洲
古代印度
7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古代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1、农业与畜牧业:种植大麦、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古巴比伦土地: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8
2、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
1、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2021-12-08
9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一)古代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二)古代中国
种植结构 生产工具 土地制度 耕作方式 经济政策 生产模式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以后
南稻北粟
木石骨蚌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奴隶集体耕种
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确立
2021-12-08
10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秦国商鞅变法
1、以法律形式确立: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构成:
(1)国有土地:
封建国家占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纳税(屯田制、均田制)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将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农民(佃农)耕种,农民向地主交租
农民占有土地,自己耕种,并向国家纳税(自耕农)
(2)地主土地私有制:
(3)农民土地私有制:
(部分)
(主体)
(部分)
(1)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2)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威胁封建统治;(3)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中央集权
4、抑制措施:
(1)限制兼并,规定土地最高限额
结果:不能真正阻止兼并
1、含义:
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2、根源:
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与转让
3、影响:
(3)按人丁、田亩纳税(明清)
(2)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土地兼并:
(二)古代中国
种植结构 生产工具 土地制度 耕作方式 经济政策 生产模式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以后
南稻北粟
木石骨蚌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奴隶集体耕种
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确立
以家庭为
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
2021-12-08
13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1、形成条件: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稳定性、落后性);(4)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身消费与缴纳赋税;(5)主要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注重精耕细作;(6)规模小,力量脆弱,容易破产(脆弱性)
小农经济:
(二)古代中国
种植结构 生产工具 土地制度 耕作方式 经济政策 生产模式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以后
南稻北粟
木石骨蚌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奴隶集体耕种
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确立
以家庭为
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
重农抑商
精耕细作
2021-12-08
15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三)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1、主要粮食作物:西亚传入的大麦、小麦
2、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3、公民拥有土地,实施奴隶制经济
2021-12-08
16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1、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
2、土地制度:国有→私有
2021-12-08
17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三)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四)古代美洲
阿兹特克文化
玛雅文化
印加文化
1、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2、土地制度:贵族私有、村社土地公有制、家庭份地并存(阿兹特克)
2021-12-08
18
独特的阿兹特克农耕
农业耕作技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并且耕种效率极高的"浮园耕作法"。
丰富的农作物种类:玉米、大豆、无花果、棉花等等
地区 种植作物、驯化动物 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营方式
古巴比伦 种植大麦、小麦, 饲养山羊、绵羊、牛等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古埃及 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古中国 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井田制) 奴隶集体劳动
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推广,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 男耕女织、个体经营
古希腊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古罗马 古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古罗马长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土地逐渐私有 奴隶劳作
古代美洲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驯化了骆马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有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和家庭份地并存 为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19
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多样文明
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东南亚稻米区;美洲玉米区;欧洲、中东、中亚及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区)
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精耕细作与休闲农耕制)
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主谷式农业与谷草式农业)
食物结构的差异(中国:素食结构;西方:肉奶为主)
土地经营方式的差异
农业革命
私有制
阶级分化
国家产生
战争
剩余产品
贫富分化
社会分工
调节冲突
掠夺剩余产品
俘虏
奴隶
男女社会地位变化
男女分工变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1)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3)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主要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所有制形式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由以上两点所决定的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经济基础: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的地位、关系;以及分配形式等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即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主要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等理论与观点和根据一定的意识形态建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及与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各种机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人类历史上按照生产力水平,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
采集渔猎:木石骨器;学会用火
古巴比伦:王室、神庙和贵族拥有很多土地
古代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宗教信仰
古代中国:南稻北粟;土地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铁犁牛耕;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
古代希腊:因地制宜;城邦公民拥有土地
古代美洲:土地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农耕畜牧
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畜牧业:随农业和定居而产生
知识小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