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5 15: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回忆我的母亲》本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下午2时,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集结在杨家岭大礼堂,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延安农民劳动英雄田二鸿、工人劳动英雄郝作明和士绅商民代表均参加了此次追悼大会。
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悼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
追悼会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全体起立默哀。主祭人朱德、康克清就位,敬香献爵。然后由谢觉哉代读朱德祭文。这篇祭文曾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刊登在《解放日报》上。
背景介绍:
私 塾 劳 碌 和 蔼
宽 厚 管 束 慰 勉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辍
shú
láo lù
ǎi
wèi miǎn
hòu
guǎn shù
rén
suō
chuò
理清文章结构: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2-15段):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 16-17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一段的作用:
我爱我的母亲
勤劳一生
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八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的事情来写。
时 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1895~1900
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86岁不辍劳作
识大体、明事理
深明大义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
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有三点:
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
“创造了”:
“创造着”:
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
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叙事
方法
倒叙
顺叙
作用
使文章的脉络清楚
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写法探究: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
母亲勤劳、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千百万的劳动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句议论,将对母亲个人的深情上升到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深情,由点到面,升华主旨。
2.点题、照应与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引出对母亲的回忆,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中间和结尾又多次照应首段,很好地凸显了本文的主题。
3.夹叙夹议,结构严谨。作者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地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议论以记叙为基础,阐述的是作者自身的切身感受,写的精当、有力。
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句子深层含义分析法:所谓深层含义是指句子除字面含义之外的隐含含义。理解时要联系具体语境;要联系文章主题;要联系作品背景;要抓住修辞手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和目的;要联系人物身份、性格特点和精神;还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1.议论。
2.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代表,劳动人民虽然平凡,但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已经并正在创造中国的文明。
3.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如何理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对比阅读:阅读以下名家写母亲的文章,讨论分析这几篇文章是如何感动人的。
我的母亲 老舍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我的母亲何正璜 王蒙
永恒的母亲 三毛
母亲的厨房 张洁
母亲的手 庄因
慈母情深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