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部分生字,在朗读中加强演讲稿的感染力。试着有感情的背诵第二第三段。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实例,理解句子的意思,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引入激趣导学
1,(出示图片)同学们,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时,会看到在巨大影壁上有一行金色大字,让我们一起读出来。
齐读:为人民服务。知道这五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吗?结合你们自己搜集的资料让同学起来说一下。
(学生回答,老师评价。)
老师展示资料。
(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生前为毛主席警卫班战士。1944 年 9 月 5 日,张思德奉命到南泥湾挖窑烧炭,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锨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已经牺牲。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要求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召开追悼会。)
了解了张思德,让我们走进这篇演讲稿。
2,让学生带着这演讲的语气读第一段文字,老师指导。
(播放视频)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 1944年的 9月8日,回到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现场,让我们在毛主席那激情的演讲中去缅怀这位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好同志。结合着视频的朗诵气势全体同学试着自己读,然后指名学生起来范读,老师做评价。
板块二 研读课文师生共学
同学们看到老师标红的这两个词语吗?想象一下能去掉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指导:完全是百分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不动摇的。
(板书:完全彻底)
挑战我能行:三分钟时间,试着背诵完成填空。
(学生展示背诵,老师评价)
作者通过引经据典来强调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泰山和鸿毛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板块三 品词析句 拓展巩固
1,老师展示生死名言,师生共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像张思德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人,甚至牺牲的人还有谁呢?让我们大声把他们的名字读出来。
(老师展示课件,学生齐读名字。)
当然,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知道了革命先辈李大钊的那种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革命斗志。我们还学过臧克家纪念鲁迅写的《有的人》,让我们再重温过去,(展示课件)指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
2,这种朴素永恒的为人民服务的人,还有很多,疫情曾困扰我们的小城,那些工作在战疫一线的医疗工作者,还有捐赠者,都是为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向他们致敬。
(观看视频)
板块四 引导自学 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的第三段,老师提问:圈出的是什么?删掉好不好?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关联词的使用使得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结构更清晰,表达更具有条理性。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能打乱顺序码?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
演讲充盈着思想的力量,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用演讲的语气朗读背诵吧!(学生展示,老师评价。)
2,(播放神舟十四发射视频)
老师指导:了解了航天人的辛苦付出,知道了他们的共同目标,再次回到我们课本的第四第五段看一下毛主席提出的“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该怎么做?推荐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想一想,这篇文章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 表达了人们什么心情?
(体会为人民服的人是受人爱戴的。)
布置课后任务:
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四五段。
结束语:“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祝愿马上要升入中学得你们努力学习,不负年少。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随堂练习
一、我会选
1.兴旺 A.xīng B.xìng ( )
2.追悼 A.dǒo B.diào ( )
3.剥削 A.xuē B.xiāo ( )
二、我理解 (可多选)
1、为人民服务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 死的意义 B 不怕批评 C 团结互助 D 死得其所
2、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A这句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B 文章开篇点题,鲜明提出只有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
C 这句话指出解放人民是我们这个队伍的目的,完全一词并没有实际含义。
D“彻底”就是贯彻到底,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三、司马迁说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下来。
《为人民服务》课后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 1944 年 9 月 8 日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学生领悟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明白: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从几个方面去论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种逐层深化,条理清晰,突出主题的写作特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于是,在还没有上这课之前,我的心中就犯起了疑惑,学生怎么好理解呢 基于这一点,课前我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准备。课文从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举例说明来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使我们对生死、批评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学时,我打算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充分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再放手让学生交流第四五自然段。另外,我还鼓励学生从文章“为人民服务”这一内容想开去,学生可以通过名人,身边事迹去感悟什么行为叫“为人民服务”,因为我深知,对于“以我独尊”的现代独生子女来说,理解“为人民服务”远比在实际行动中做出来的“为人民服务”容易多了,我充分地相信,在他们心底,已经根植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是很懂,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