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课件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课件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5 10: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蜡烛
1.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学会实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平均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的含义?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方法:
2.器材:
1.原理:
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4.装置:
间接测量法:(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v。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 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s1
t1
5.步骤:
(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s1
s2
t1
t2
5.步骤:
金属片
s3
s1
s2
S3 = S1- S2
t1
t2
t3
(5)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t3 = t1- t2
5.步骤:
6.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 t1= v1=
s2= t2= v2=
s3= t3= v3=
金属片
s3
s1
s2
t1
t2
t3
7.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

【交流与评估】
注意:1.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2.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4.金属片的作用:保证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测量时间。
便于测量时间
传感器测距离的优点与计算机的作用?
超声波的测距原理在生活当中有哪些应用?
①道路交通限速时,用来测车速;
②海洋深度测量、鱼群探测等;
③蝙蝠确定前面的障碍物。
①位移传感器可自动测出各时刻的距离;
②计算机由距离和对应时间信息,算出速度;
③计算机可以直接显示出速度—时间图像。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6.实验结果
7.实验评估
按照合理的测量顺序,在表头中写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操作要点和正确测量、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分析误差来源,减小误差
v =
s
t
所需的数据测量工具(仪器)和辅助设备
正确的表述实验结果
1.如图所示为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所得到的小球和刻度尺的照片;AB段之间的路程为
  cm,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小球正在做  (填“变速直线”或“匀速直线”)运动。
7.50
15
变速直线
2.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C
3.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m,后5s通过的路程是18m,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5m/s C.4m/s D.3m/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