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聪明的海豚可以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在岩石上屹立不动的一只雄狮,可能显示它是这里的主人;动物冬眠是一种行为;动物睡觉也是一种行为,我们该如何认识动物的多种多样的行为呢?动物的这些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导入新课自主学习1.动物在 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行为活动。
2.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 和 。
3.先天性行为是指 就会的,是通过 、 进化而来的。
4.学习动物借助 和 ,使自身的 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行为。
5.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 ,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或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多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 直到 。内外刺激合作探究你认为实验1中设计者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这一问题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属于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点拨: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2.实验2的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3.动物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动物的行为有什么意义?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合作探究重点讲解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行为活动。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的气味等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科学家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涡虫是一种自由生活在淡水中的低等动物,在小溪,池塘等地采集涡虫时,往往会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下方。这是它对自然环境下光照刺激的反应。关于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科学家做过许多有趣的实验。(1)将涡虫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发现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舒展身体。
(2)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观察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发现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先天性行为:是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动物借助 个体生活经验 和经历,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行为。(3)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
(4)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观察发现,经过100次重复步骤(3)之后,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黑猩猩想办法够挂在天花板上的香蕉课堂总结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先天性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本能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来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行为。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公鸡打鸣 B.小鸟喂鱼 C.小猴表演节目 D.猫的心脏跳动
2.下列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 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当堂达标D D D